“此乡堪避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此乡堪避地”出自明代高启的《郊墅杂赋(十六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xiāng kān bì d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此乡堪避地”全诗

《郊墅杂赋(十六首)》
此乡堪避地,乱后户翻增。
俗美嫌欺客,年丰爱施僧。
带星耕处轭,照雪纺时灯。
且作求田计,元龙岂我能。
¤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郊墅杂赋(十六首)》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郊墅杂赋(十六首)》是明代作家高启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乱世后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此乡堪避地,乱后户翻增。
这个乡村是一个适合避难的地方,在乱世之后,人们纷纷迁徙到这里。

俗美嫌欺客,年丰爱施僧。
乡村的人们喜欢美丽的事物,但却嫌弃外来的客人。他们热衷于丰收,喜欢施舍给僧侣。

带星耕处轭,照雪纺时灯。
农民们在星光下耕作,他们的农具上带着耕牛的轭。在冬天,他们点亮灯笼来照明。

且作求田计,元龙岂我能。
他们努力耕种土地,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收成。但是,他们并不具备统治国家的能力。

这首诗词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情况。作者通过对农民的生活和心态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此乡堪避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āo shù zá fù shí liù shǒu
郊墅杂赋(十六首)

cǐ xiāng kān bì dì, luàn hòu hù fān zēng.
此乡堪避地,乱后户翻增。
sú měi xián qī kè, nián fēng ài shī sēng.
俗美嫌欺客,年丰爱施僧。
dài xīng gēng chù è, zhào xuě fǎng shí dēng.
带星耕处轭,照雪纺时灯。
qiě zuò qiú tián jì, yuán lóng qǐ wǒ néng.
且作求田计,元龙岂我能。
¤

“此乡堪避地”平仄韵脚

拼音:cǐ xiāng kān bì d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此乡堪避地”的相关诗句

“此乡堪避地”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此乡堪避地”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此乡堪避地”出自高启的 《郊墅杂赋(十六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