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言不虚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斯言不虚矣”出自宋代王禹偁的《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佑》,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ī yán bù xū yǐ,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斯言不虚矣”全诗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佑》
比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
未尝动耕牛,但见牧群豕。
今夏赤旱天,斲琢谁家子。
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
秋来连月雨,迤门昼不启。
新晴一携杖,出户聊徙倚。
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
吐穗欲及肩,鸟雀声亦喜。
力穑乃有秋,斯言不虚矣
向使懒种植,荒榛殊未已。
有书闲不读,为学还如此。

分类:

作者简介(王禹偁)

王禹偁头像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佑》王禹偁 翻译、赏析和诗意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佑》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比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
邻居家旁边有一片闲置的园地,地上散落着破瓦碎石和杂草。

未尝动耕牛,但见牧群豕。
我从未见过有人用牛耕种田,只看到了一群群的猪在放牧。

今夏赤旱天,斲琢谁家子。
今年夏天非常干旱,不知道是哪个家庭辛勤劳作的成果。

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
种下的种子被粗糙的土壤覆盖,幼苗怎能生长茁壮呢。

秋来连月雨,迤门昼不启。
秋天来了,连续的阴雨天气,门户紧闭,白天不开启。

新晴一携杖,出户聊徙倚。
新晴的天气,我带着拐杖走出家门,漫步在外。

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
我重回田间站立,看到黍稷茂盛的景象。

吐穗欲及肩,鸟雀声亦喜。
黍稷已经长出穗子,几乎及到了我的肩膀,鸟雀也欢快地鸣叫。

力穑乃有秋,斯言不虚矣。
只有付出努力耕种,才能有丰收的秋天,这样的话不是空洞的。

向使懒种植,荒榛殊未已。
如果懒散地不去种植,荒废的景象将会更加严重。

有书闲不读,为学还如此。
有很多书却懒得去读,对于学习也是如此。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邻家园中的种黍情景,表达了努力耕种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价值。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劳动和知识的思考和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懒散和荒废的批评,呼吁人们要勤奋努力,不断学习进取。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农耕劳动和学习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斯言不虚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ān lín jiā yuán zhōng zhǒng shǔ shì jiā yòu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佑

bǐ lín yǒu xián yuán, wǎ lì zá jīng qǐ.
比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
wèi cháng dòng gēng niú, dàn jiàn mù qún shǐ.
未尝动耕牛,但见牧群豕。
jīn xià chì hàn tiān, zhuó zuó shuí jiā zǐ.
今夏赤旱天,斲琢谁家子。
bō zhǒng shén mǎng lǔ, miáo jià ān néng qǐ.
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
qiū lái lián yuè yǔ, yí mén zhòu bù qǐ.
秋来连月雨,迤门昼不启。
xīn qíng yī xié zhàng, chū hù liáo xǐ yǐ.
新晴一携杖,出户聊徙倚。
zhòng dào tián zhōng lì, shǔ jì hé nǐ nǐ.
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
tǔ suì yù jí jiān, niǎo què shēng yì xǐ.
吐穗欲及肩,鸟雀声亦喜。
lì sè nǎi yǒu qiū, sī yán bù xū yǐ.
力穑乃有秋,斯言不虚矣。
xiàng shǐ lǎn zhòng zhí, huāng zhēn shū wèi yǐ.
向使懒种植,荒榛殊未已。
yǒu shū xián bù dú, wéi xué hái rú cǐ.
有书闲不读,为学还如此。

“斯言不虚矣”平仄韵脚

拼音:sī yán bù xū yǐ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斯言不虚矣”的相关诗句

“斯言不虚矣”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斯言不虚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斯言不虚矣”出自王禹偁的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佑》,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