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屋宽如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岩屋宽如家”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龙隐洞》,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án wū kuān rú jiā,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岩屋宽如家”全诗

《龙隐洞》
先贤评桂山,推尔居第一。
豁然碧瑶户,夹以苍玉壁。
中有无底渊,黑浪常荡潏。
谅当剖判初,倍费造化力。
雷嗔斧山开,龙怒裂石出。
至今绝顶上,千丈留尾脊。
宁论儿女子,壮夫股为{左木右栗}。
我来欲题名,腕弱墨不食。
摩挲锹李碑,文字尚简质。
今人未知贵,后代始宝惜。
洑流工骇舟,久游觉萧瑟。
岩屋宽如家,回櫂聊愒息。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龙隐洞》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龙隐洞》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贤评桂山,
推尔居第一。
豁然碧瑶户,
夹以苍玉壁。
中有无底渊,
黑浪常荡潏。
谅当剖判初,
倍费造化力。
雷嗔斧山开,
龙怒裂石出。
至今绝顶上,
千丈留尾脊。
宁论儿女子,
壮夫股为左木右栗。
我来欲题名,
腕弱墨不食。
摩挲锹李碑,
文字尚简质。
今人未知贵,
后代始宝惜。
洑流工骇舟,
久游觉萧瑟。
岩屋宽如家,
回櫂聊愒息。

诗意:
《龙隐洞》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景观,通过描写山峰、洞穴和水流等元素,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以桂山为背景,描述了山洞深邃幽隐、洪水奔腾的壮丽景象,以及山洞顶上的巨龙,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然的威力和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瑰丽的山水景观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如“碧瑶户”、“苍玉壁”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洞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诗中描绘的洞穴景象既有浩渺深邃的“无底渊”,又有波涛汹涌的“黑浪常荡潏”,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磅礴。作者通过描写雷声与斧劈山峰的声音,以及龙怒裂石的景象,将自然力量的威猛与恢弘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他坦言自己的才华有限,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山洞的壮丽景象,但他希望后人能够珍惜并理解他的作品。

整首诗描绘了山洞的壮丽景色,既有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又有人文情怀的抒发。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诗人使作品更加丰富和饱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岩屋宽如家”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óng yǐn dòng
龙隐洞

xiān xián píng guì shān, tuī ěr jū dì yī.
先贤评桂山,推尔居第一。
huò rán bì yáo hù, jiā yǐ cāng yù bì.
豁然碧瑶户,夹以苍玉壁。
zhōng yǒu wú dǐ yuān, hēi làng cháng dàng yù.
中有无底渊,黑浪常荡潏。
liàng dāng pōu pàn chū, bèi fèi zào huà lì.
谅当剖判初,倍费造化力。
léi chēn fǔ shān kāi, lóng nù liè shí chū.
雷嗔斧山开,龙怒裂石出。
zhì jīn jué dǐng shàng, qiān zhàng liú wěi jí.
至今绝顶上,千丈留尾脊。
níng lùn ér nǚ zǐ, zhuàng fū gǔ wèi zuǒ mù yòu lì.
宁论儿女子,壮夫股为{左木右栗}。
wǒ lái yù tí míng, wàn ruò mò bù shí.
我来欲题名,腕弱墨不食。
mā sā qiāo lǐ bēi, wén zì shàng jiǎn zhì.
摩挲锹李碑,文字尚简质。
jīn rén wèi zhī guì, hòu dài shǐ bǎo xī.
今人未知贵,后代始宝惜。
fú liú gōng hài zhōu, jiǔ yóu jué xiāo sè.
洑流工骇舟,久游觉萧瑟。
yán wū kuān rú jiā, huí zhào liáo kài xī.
岩屋宽如家,回櫂聊愒息。

“岩屋宽如家”平仄韵脚

拼音:yán wū kuān rú jiā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岩屋宽如家”的相关诗句

“岩屋宽如家”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岩屋宽如家”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岩屋宽如家”出自刘克庄的 《龙隐洞》,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