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圣垂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暴殄圣垂诫”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道傍松一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ào tiǎn shèng chuí jiè,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暴殄圣垂诫”全诗

《道傍松一首》
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
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
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
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道傍松一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道傍松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道傍松一首

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
闽指福建省,古代闽地以其地处南方,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常见古老的松树。诗中描绘了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松树,有时疏落,有时密集。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诗人表示自己从未经历过战争的破坏和烽火,长时间居于松树的掩映之下,遥遥蒙蔽了云日之光明。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
诗人自称为无所事事的游民,深夜拿起腰斧。

斫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他砍伐松树的根部,以取得其中的树脂。他偷偷地快速行动,就像鬼魅一样。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
这里以砍伐松树比喻人割去脚趾,表示他们在完成某个目标时,甚至是不择手段、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这句话意味着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瞬间的努力,为君主提供了一丝光明,使君主得以享受长久的富贵。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
这里指的是砍伐松树的行为,暴殄圣人留下的垂诫(教诲),违背了官方的规定。

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
徼吏指的是奸吏,他们贪婪地喜欢鸡肉和猪肉,对此事视而不见,没有人敢指责他们。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诗人登上高处,抚摩着松树的枝干,感受着巨大的树干在风中发出的萧瑟声音。

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诗人对在炎热天气下行走的人深感惋惜,他在诗中质问,谁会关心你们中暑而死的遭遇呢?

这首诗词《道傍松一首》通过描绘道路两旁的松树,抒发了诗人对平凡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以砍伐松树的行为隐喻了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时所采取的不择手段,呼唤人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遵守规则和尊重道德。整首诗以深沉的语言和悲凉的意味,传递了一种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反思。同时,诗人通过对登高抚松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社会中被忽视的弱者的关怀和同情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刘克庄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暴殄圣垂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o bàng sōng yī shǒu
道傍松一首

rù mǐn duō gǔ sōng, jiā dào shū fù mì.
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
wèi cháng shí bīng huǒ, jì jiǔ bì yún rì.
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
chǔn zī duò yóu mín, shēn yè yāo fǔ chū.
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
zhǔ gēn qǔ zhī fáng, qiè fù rú guǐ jí.
斸根取脂肪,窃负如鬼疾。
pì zhū rén yuè zhǐ, jiāng pū lì kě bì.
譬诸人刖趾,僵仆立可必。
gōng jūn yī shùn guāng, yāo bǐ qiān suì zhì.
供君一瞬光,夭彼千岁质。
bào tiǎn shèng chuí jiè, qiáo cǎi guān zhe lǜ.
暴殄圣垂诫,樵采官著律。
jiǎo lì shì jī tún, shú shì bù hē jí.
徼吏嗜鸡豚,熟视不诃诘。
dēng gāo fǔ kuí lù, jù gàn rì xiāo sè.
登高抚逵路,巨干日萧瑟。
āi zāi shǔ xíng rén, yē sǐ shuí rǔ xù.
哀哉暑行人,暍死谁汝恤。

“暴殄圣垂诫”平仄韵脚

拼音:bào tiǎn shèng chuí jiè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卦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暴殄圣垂诫”的相关诗句

“暴殄圣垂诫”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暴殄圣垂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暴殄圣垂诫”出自刘克庄的 《道傍松一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