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郎不为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缁郎不为相”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崔昌遐》,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ī láng bù wéi xiā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缁郎不为相”全诗

《杂咏一百首·崔昌遐》
本欲除阉腐,安知召冠戎。
缁郎不为相,朱贼得称雄。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杂咏一百首·崔昌遐》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咏一百首·崔昌遐》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本欲除阉腐,安知召冠戎。
缁郎不为相,朱贼得称雄。

诗意: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摆脱宦官专权的腐败统治,恢复军人的威望和权力。他感叹称赞了那些不入朝为官的有志之士,认为他们应该成为国家的决策者。作者对朝堂上的宦官权贵感到愤慨,称他们为"朱贼",指的是专权的宦官集团。

赏析:
这首诗词揭示了宋代政治腐败的问题,以及对宦官专权的不满和愤慨。作者通过对比宦官和军人的地位,表达了对军人权力回归的期望。他认为宦官专权导致国家政治衰败,给予了宦官权贵"朱贼"的贬义称号。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刘克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对时事进行评论。这首诗词是他对政治腐败和宦官专权的批判之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满情绪。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军人的崇敬,希望以军人来治理国家,以恢复国家的威望和秩序。

总之,《杂咏一百首·崔昌遐》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政治腐败和宦官专权的不满和愤慨的诗词作品。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民众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缁郎不为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cuī chāng xiá
杂咏一百首·崔昌遐

běn yù chú yān fǔ, ān zhī zhào guān róng.
本欲除阉腐,安知召冠戎。
zī láng bù wéi xiāng, zhū zéi dé chēng xióng.
缁郎不为相,朱贼得称雄。

“缁郎不为相”平仄韵脚

拼音:zī láng bù wéi xiā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缁郎不为相”的相关诗句

“缁郎不为相”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缁郎不为相”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缁郎不为相”出自刘克庄的 《杂咏一百首·崔昌遐》,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