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曰山东无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儒生曰山东无盗”出自宋代刘克庄的《读秦纪七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ú shēng yuē shān dōng wú dào,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儒生曰山东无盗”全诗

《读秦纪七绝》
怒发君山俄见赤,威驱海石亦遭鞭。
儒生曰山东无盗,方士云海中有仙。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读秦纪七绝》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读秦纪七绝》是刘克庄所作,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家。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怒发君山俄见赤,
威驱海石亦遭鞭。
儒生曰山东无盗,
方士云海中有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读《秦纪》时引发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君山"指的是作者所处的地方,而"见赤"则意味着他内心的愤怒和激动。诗的开头,作者以愤怒的心情揭示了自己在读《秦纪》时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威驱海石亦遭鞭"表达了作者对于秦朝统治的不满。"威驱"表示秦朝施加的强制力量,而"海石"则象征着那些被压迫和受害的人民。这两句意味深长地传达了作者对于统治者暴虐行为的谴责。

接着,诗中出现了儒生和方士的对话。儒生认为山东地区没有盗贼存在,而方士却坚称海中存在着仙人。这两句对百姓和权势的对立描绘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同人的观点。儒生代表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而方士则代表奇特和超自然的信仰。

整首诗以对秦朝统治的愤怒和思考为主题,通过描述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们对于权力和信仰的不同看法。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加了表达的深度和意境。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和思想性,体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思想敏锐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儒生曰山东无盗”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ú qín jì qī jué
读秦纪七绝

nù fà jūn shān é jiàn chì, wēi qū hǎi shí yì zāo biān.
怒发君山俄见赤,威驱海石亦遭鞭。
rú shēng yuē shān dōng wú dào, fāng shì yún hǎi zhōng yǒu xiān.
儒生曰山东无盗,方士云海中有仙。

“儒生曰山东无盗”平仄韵脚

拼音:rú shēng yuē shān dōng wú dào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号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儒生曰山东无盗”的相关诗句

“儒生曰山东无盗”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儒生曰山东无盗”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儒生曰山东无盗”出自刘克庄的 《读秦纪七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