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争以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或者争以柱”全诗
原校: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
就而睨之,曾无事於欂栌。
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
分类:
作者简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樗高操》王令 翻译、赏析和诗意
《樗高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崇崇北丘,山上有棵樗树。
从远处看,它被认为是一座梁,或者争论它是一根柱子。
靠近一看,它实际上只是一棵普通的树木。
唉,这棵木头啊,我和远处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诗意:
《樗高操》以描述一棵普通的樗树为主题,通过对树木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樗树被远处的人们误认为是梁或柱子,但实际上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树木,这里蕴含了一种对于现实与幻想、表象与本质之间的思考。作者呼唤着这棵木头,表达了自己与远方的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彰显了一种超越形式和表象的共通性。
赏析:
《樗高操》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通过对一棵樗树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现实与幻想的思考。诗中的樗树被远处的人们误解,暗示了人们常常在表象之上止步,无法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作者通过对木头的呼唤,表达了自己与远方的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通性传递了一种超越表象和形式的智慧。整首诗构思简洁,言简意赅,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独特见解。
“或者争以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 gāo cāo
樗高操
chóng chóng běi qiū, qí shàng yǒu chū.
崇崇北丘,其上有樗。
yuán xiào: yuǎn zhě yǐ wéi liáng, huò zhě zhēng yǐ zhù.
原校: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
jiù ér nì zhī, céng wú shì yú bó lú.
就而睨之,曾无事於欂栌。
wū hū mù hū, qí wǒ yú yuǎn zhě yú.
呜呼木乎,其我於远者欤。
“或者争以柱”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