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忧民十六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诏书忧民十六事”出自宋代陈与义的《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o shū yōu mín shí liù sh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诏书忧民十六事”全诗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诏书忧民十六事,父老祝君一万年。
白发书生喜无寐,从今不仕可归田。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诗词原文:
诏书忧民十六事,
父老祝君一万年。
白发书生喜无寐,
从今不仕可归田。

诗词中文译文:
皇帝的诏书忧虑着民生的十六个问题,
老百姓祝愿您万寿无疆。
白发的书生因喜悦而失眠,
从今以后不再从政,可以回归田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邓州西轩书事十首》是一组诗的其中一首。诗中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切和对皇帝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读书人的喜悦和对官场的失望。

诗的前两句写道:“诏书忧民十六事,父老祝君一万年。”诏书指的是皇帝颁发的政令,忧民十六事则代表了对社会问题的忧虑。父老祝君一万年表达了老百姓对皇帝的祝福和长寿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写到:“白发书生喜无寐,从今不仕可归田。”白发书生指的是年老的读书人,他们因为对皇帝的诏书所带来的改善而喜悦得失眠。从今不仕可归田则表达了他们决定不再从政,而是回归田园生活。

整首诗抒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担忧和对皇帝的祝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读书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抉择,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人们的心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诏书忧民十六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èng zhōu xī xuān shū shì shí shǒu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zhào shū yōu mín shí liù shì, fù lǎo zhù jūn yī wàn nián.
诏书忧民十六事,父老祝君一万年。
bái fà shū shēng xǐ wú mèi, cóng jīn bù shì kě guī tián.
白发书生喜无寐,从今不仕可归田。

“诏书忧民十六事”平仄韵脚

拼音:zhào shū yōu mín shí liù shì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诏书忧民十六事”的相关诗句

“诏书忧民十六事”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诏书忧民十六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诏书忧民十六事”出自陈与义的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