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灯芳炉发春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寒灯芳炉发春红”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又和》,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án dēng fāng lú fā chūn hó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寒灯芳炉发春红”全诗

《又和》
寒灯芳炉发春红,读到豳诗继匪风。
吾道有消还有长,欲将此意写丝桐。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又和》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又和》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寒灯芳炉发春红,
读到豳诗继匪风。
吾道有消还有长,
欲将此意写丝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屋内的芳香炉火点亮了一抹春天的红色。诗人在读到豳诗(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时,仿佛继承了豳风的气息和风采。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道路既有消散,又有延续的特点。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创作之路或个人修养之道。他的道路时而消散,时而延续,不断地经历变化和发展。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决心,他希望将自己的这种意境写进丝桐之上。"丝桐"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乐器,也可以象征传统文化的载体。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思想感悟记录下来,传承于后人。

这首诗通过寒冷的冬夜和芳香的炉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他既感叹自己道路的消散,又坚定地表达了将自己的意境传承下去的决心,体现了诗人的自我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寒灯芳炉发春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òu hé
又和

hán dēng fāng lú fā chūn hóng, dú dào bīn shī jì fěi fēng.
寒灯芳炉发春红,读到豳诗继匪风。
wú dào yǒu xiāo hái yǒu zhǎng, yù jiāng cǐ yì xiě sī tóng.
吾道有消还有长,欲将此意写丝桐。

“寒灯芳炉发春红”平仄韵脚

拼音:hán dēng fāng lú fā chūn hóng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寒灯芳炉发春红”的相关诗句

“寒灯芳炉发春红”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寒灯芳炉发春红”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寒灯芳炉发春红”出自洪咨夔的 《又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