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只解绊愁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柳丝只解绊愁魂”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春思三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ǔ sī zhǐ jiě bàn chóu hú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柳丝只解绊愁魂”全诗

《春思三绝》
柳法何能染鬓根,柳丝只解绊愁魂
年光有底催人急,水牡丹花又上盆。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春思三绝》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思三绝》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法何能染鬓根,
柳丝只解绊愁魂。
年光有底催人急,
水牡丹花又上盆。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思念之情的感受。诗中以柳和水牡丹为象征,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年华流逝的忧虑和无奈。

赏析:
首句“柳法何能染鬓根”,以柳树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人的衰老。柳树的绿色柔软的枝叶无法染黑人的鬓发,暗示了人们无法抵挡时间带来的变化和衰老。

第二句“柳丝只解绊愁魂”,用柳丝来比喻思念之情的牵绊。柳丝细长而柔软,容易缠绕,暗喻思念之情深深地牵动着人的心灵。

第三句“年光有底催人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催促。年光像一把无底洞,不断地催促着人们,让人们感到时间的紧迫和匆忙。

最后一句“水牡丹花又上盆”,以水牡丹花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对逝去的时光的留恋。水牡丹是一种水生花卉,象征着纯洁和美丽,它的上盆意味着它将再次绽放,暗示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柳和水牡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流转和年华的消逝的感慨和忧虑,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希望。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给人以思索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丝只解绊愁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n sī sān jué
春思三绝

liǔ fǎ hé néng rǎn bìn gēn, liǔ sī zhǐ jiě bàn chóu hún.
柳法何能染鬓根,柳丝只解绊愁魂。
nián guāng yǒu dǐ cuī rén jí, shuǐ mǔ dān huā yòu shàng pén.
年光有底催人急,水牡丹花又上盆。

“柳丝只解绊愁魂”平仄韵脚

拼音:liǔ sī zhǐ jiě bàn chóu hún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柳丝只解绊愁魂”的相关诗句

“柳丝只解绊愁魂”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柳丝只解绊愁魂”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柳丝只解绊愁魂”出自洪咨夔的 《春思三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