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奉金书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得奉金书召”出自南北朝沈约的《游金华山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é fèng jīn shū zhà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得奉金书召”全诗

《游金华山诗》
远策追夙心。
灵山协久要。
天倪临紫阙。
地道通丹窍。
未乘琴高鲤。
且纵严陵钓。
若蒙羽驾迎。
得奉金书召
高驰入阊阖。
方覩灵妃笑。

分类:

作者简介(沈约)

沈约头像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游金华山诗》沈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金华山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远离家乡,追求早年的志向。
灵山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
天倪降临在紫禁城,地道通往神奇的洞窟。
我还没有登上高山,却先放松心情去钓鱼。
如果得到神仙的邀请,我将乘坐羽毛马车前往。
在阊阖宫门前奔驰,终于能看到灵妃的微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沈约远离家乡,追求他年少时的志向的心境。他向往灵山已久,视之为心灵的归宿。他描绘了天神降临紫禁城的场景,以及地下通往神奇洞窟的道路。诗人表达了自己尚未实现理想,却先安心享受生活的态度,以钓鱼作为放松心情的方式。最后,他幻想如果得到神仙的邀请,将乘坐羽毛马车进入皇宫,亲眼看到灵妃的笑容。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沈约对灵山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他虽然尚未达到自己的目标,但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当下的生活。通过描绘天神、地道和神仙的邀请,诗人表达了对于神奇和仙境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话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最后希望能亲眼看到灵妃的微笑,这也可以理解为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旖旎的词句、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得奉金书召”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óu jīn huà shān shī
游金华山诗

yuǎn cè zhuī sù xīn.
远策追夙心。
líng shān xié jiǔ yào.
灵山协久要。
tiān ní lín zǐ quē.
天倪临紫阙。
dì dào tōng dān qiào.
地道通丹窍。
wèi chéng qín gāo lǐ.
未乘琴高鲤。
qiě zòng yán líng diào.
且纵严陵钓。
ruò méng yǔ jià yíng.
若蒙羽驾迎。
dé fèng jīn shū zhào.
得奉金书召。
gāo chí rù chāng hé.
高驰入阊阖。
fāng dǔ líng fēi xiào.
方覩灵妃笑。

“得奉金书召”平仄韵脚

拼音:dé fèng jīn shū zhào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八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得奉金书召”的相关诗句

“得奉金书召”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得奉金书召”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得奉金书召”出自沈约的 《游金华山诗》,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