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孤绝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荒城孤绝处”出自宋代晁补之的《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ng chéng gū jué ch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荒城孤绝处”全诗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荒城孤绝处,犹指玉钩亭。
凉月遍宜上,江南山更青。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是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荒凉孤寂的地方,以及在这个地方观赏凉爽的月光和江南山色的美景。

这首诗词可以分为三首,下面是每一首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荒城孤绝处,
犹指玉钩亭。
凉月遍宜上,
江南山更青。

译文:
在这荒芜的城池孤寂之处,
仿佛可以寻找到玉钩亭的踪迹。
凉爽的月光洒满了上空,
江南的山峦更加苍翠葱茏。

诗意:
这首诗以荒芜的城池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孤寂和寂静的氛围。诗人提到了玉钩亭,这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可能象征着遥远的忧伤和思念。凉月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天空,美丽的江南山峦也呈现出深绿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赏析:
诗人通过对荒城孤寂之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他以玉钩亭为象征,使诗中的寂寥和思念更加深刻。凉月的出现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清凉,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江南山色的描绘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让人感受到山水的静谧和生机。

第二首:
远山芳草绿,
寒渚落花明。
几处渔舟过,
孤城尽日晴。

译文:
远处的山峦绿草如茵,
寒凉的水面上飘落花朵闪烁明亮。
几只渔船穿过其中,
孤寂的城池整日晴朗。

诗意:
第二首诗以远山和水面上的景色为主题,描绘了山峦的绿意和花朵的飘落。渔船穿梭其中,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虽然城池孤寂,但天空晴朗,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明亮的氛围。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远山的绿意和水面上的花朵,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渔船的出现为整个场景带来了一丝生动和活力,使诗中的寂寥感减轻。尽管城池孤寂,但晴朗的天空给人以希望和明亮的感觉,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情绪。

第三首:
黄鹤当时翻白浪,
红旗半夜动青山。
望极天涯来何处?
绿水青山自无限。

译文:
黄鹤当年翻动白浪,
红旗半夜在青山上摇曳。
遥望天涯,不知何处?
绿水青山自有无限风光。

诗意:
最后一首诗以黄鹤、红旗和天涯为主题,表达了一种追寻和无限的意境。黄鹤翻动白浪,红旗在夜晚摇曳于青山之上,给人一种壮丽和激情的感觉。诗人远望天涯,不知道何方才是目的地,但绿水青山自有无限的风景,暗示着无论何处,都会有美丽和宽广的景色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赏析:
诗人通过黄鹤、红旗和天涯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激情和追寻的氛围。黄鹤翻动白浪和红旗在夜晚摇曳,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壮丽和激动的感觉。诗人远望天涯,展示了对未知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最后,他强调了绿水青山的美丽和无限的风景,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晁补之的《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通过对荒芜孤寂的场景、凉爽的月光和江南山色的描绘,以及对黄鹤、红旗和天涯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一种凄凉、清新、追寻和无限的情感与意境。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引发读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深邃的情感和哲理的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荒城孤绝处”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ǎo yǔ sù jiǔ qǔ chí shàng sān shǒu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huāng chéng gū jué chù, yóu zhǐ yù gōu tíng.
荒城孤绝处,犹指玉钩亭。
liáng yuè biàn yí shàng, jiāng nán shān gèng qīng.
凉月遍宜上,江南山更青。

“荒城孤绝处”平仄韵脚

拼音:huāng chéng gū jué chù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荒城孤绝处”的相关诗句

“荒城孤绝处”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荒城孤绝处”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荒城孤绝处”出自晁补之的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