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悭惭对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酒悭惭对客”出自宋代苏辙的《九日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ǔ qiān cán duì kè,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酒悭惭对客”全诗

《九日三首》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
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
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
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

分类: 九日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九日三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日三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
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
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
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

中文译文:
酒盛的瓢尊空挂在壁上,九日如何能够开怀欢乐。
年老头发白了,逃避无可奈何,黄花已经谢尽。
对待宾客时,我对酒感到悭吝,风起时随飘帽而去。
幸好有陶渊明陪伴着,贫穷的居所中也能自得安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苏辙在九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的心境和感受。九日在古代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通常用来祭祀祖先和祈求丰收。然而,诗中的作者并没有如同他人一样庆祝和欢乐,而是感到忧愁和烦恼。

首节描述了酒盛的瓢尊空挂在壁上,暗示作者在这个节日里没有心情享受丰盛的美酒。第二节描绘了作者年老头发已经白了,逃避现实却无可奈何,黄花已谢的景象。这里的黄花可能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第三节中,作者提到自己对待宾客时对酒感到悭吝,表现出他的心境愁苦和情绪低落。风起时随飘帽而去,也许是意味着作者面临的困境和飘忽不定的命运。

然而,在最后一节中,作者提到幸好有陶渊明陪伴着,指的是陶渊明的文学作品给予了他精神上的安慰和慰藉,使他在贫穷的居所中也能够得到内心的安宁。

整个诗词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陶渊明文学的敬仰和借鉴。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陶渊明的致敬,作者表达了对困境中自我安慰和坚持的坚韧态度。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酒悭惭对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ǔ rì sān shǒu
九日三首

piáo zūn kōng guà bì, jiǔ rì ruò wéi huān.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
bái fà táo wú jì, huáng huā kāi yǐ lán.
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
jiǔ qiān cán duì kè, fēng qǐ rèn piāo guān.
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
lài yǒu táo wēng bàn, pín jū dé zì kuān.
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

“酒悭惭对客”平仄韵脚

拼音:jiǔ qiān cán duì kè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酒悭惭对客”的相关诗句

“酒悭惭对客”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酒悭惭对客”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酒悭惭对客”出自苏辙的 《九日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