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断人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寂历断人声”出自宋代苏辙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lì duàn rén shē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寂历断人声”全诗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筠亭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中文译文:
霜筠亭,
林中的高树日光稀薄,竹子的颜色如水般清澈。
宁静无声,时而有鸣禽起舞。

诗意和赏析:
《霜筠亭》描绘了一幅山林中的景象,诗人苏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这一自然景观的美感。

首两句"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通过对林木和竹子的描写,表达了林中阳光的稀薄,给予读者一种宁静、淡雅的感觉。林木高耸入云,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面上,显得稀薄而柔和。竹子的颜色清澈如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则表达了这个园亭的幽静。园亭中寂静无声,不受人类喧嚣的干扰,只有偶尔传来鸣禽的叫声,更显得宁静而安详。这种寂静的氛围让人们远离纷扰,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通过对林木、竹子和鸣禽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苏辙以朴素的词句刻画了自然的美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悠然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寂历断人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shuāng yún tíng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

lín gāo rì qì báo, zhú sè jìng rú shuǐ.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jì lì duàn rén shēng, shí yǒu míng qín qǐ.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

“寂历断人声”平仄韵脚

拼音:jì lì duàn rén shē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寂历断人声”的相关诗句

“寂历断人声”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寂历断人声”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寂历断人声”出自苏辙的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