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之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祖庙之严”出自宋代苏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ǔ miào zhī y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祖庙之严”全诗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深山之间,野水之滨。
礼乐声明,孰见孰闻。
祖庙之严,君臣则存。
失而不图,民以罔观。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深山之间,野水之滨。
礼乐声明,孰见孰闻。
祖庙之严,君臣则存。
失而不图,民以罔观。

中文译文:
在深山之间,野水之滨。
礼乐的声名是谁见过,谁听闻?
祖庙的庄严,君臣关系才能保持。
如果失去了这一切却不加思考,民众将无所观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奉使契丹期间所写,表达了他对于礼乐和祖庙的重要性的思考和警示。诗中描绘了深山和野水的景象,这可以被视为宋代时期与契丹边境接触的场景。

首句“深山之间,野水之滨”揭示了苏辙身处边境的环境。接下来的两句“礼乐声明,孰见孰闻”表达了他对于礼乐文化的重要性的思考。在这个边境之地,人们可能缺乏对于礼乐的了解和传承,从而导致文化的衰败。

接着,苏辙提到了祖庙的庄严,强调了君臣关系的重要性。只有当君臣之间的关系得以维护和遵守时,社会秩序才能得以维持。然而,如果失去了对于这些价值的追求和坚守,就会导致民众的迷失和道德观念的混乱。

整首诗通过对于边境地区的描绘和对于礼乐和祖庙的思考,呈现了苏辙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秩序的担忧。诗中既有对于现实的观察,也有对于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苏辙对于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呼吁。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苏辙的才华和对于诗歌形式的驾驭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祖庙之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èng shǐ qì dān èr shí bā shǒu qí èr shí bā yún zhōu shèng zǔ diàn shī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shēn shān zhī jiān, yě shuǐ zhī bīn.
深山之间,野水之滨。
lǐ yuè shēng míng, shú jiàn shú wén.
礼乐声明,孰见孰闻。
zǔ miào zhī yán, jūn chén zé cún.
祖庙之严,君臣则存。
shī ér bù tú, mín yǐ wǎng guān.
失而不图,民以罔观。

“祖庙之严”平仄韵脚

拼音:zǔ miào zhī yán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四盐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祖庙之严”的相关诗句

“祖庙之严”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祖庙之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祖庙之严”出自苏辙的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