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妇隔江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思妇隔江南”出自宋代苏辙的《中秋夜八绝》,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ī fù gé jiāng n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思妇隔江南”全诗

《中秋夜八绝》
猿狖号枯木,鱼龙泣夜潭。
行人已天北,思妇隔江南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中秋夜八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秋夜八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猿狖号枯木,
鱼龙泣夜潭。
行人已天北,
思妇隔江南。

中文译文:
猿狖哭泣着干枯的树木,
鱼和龙儿在夜潭中哭泣。
行人已经到达北方的天空,
思念的妇人却隔着江水在江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中秋夜的凄凉和思乡之情。苏辙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分离和思念的痛苦。

首先,诗中的猿狖号枯木,鱼龙泣夜潭,通过动物的形象来传达凄凉和悲伤的氛围。猿狖是猴子和狒狒的合称,它们哭泣着干枯的树木,象征着荒凉和无望。而鱼和龙儿在夜潭中哭泣,更加强调了悲伤的氛围。

其次,诗中的行人已天北,思妇隔江南,通过描述行人和思念的妇人的位置,表达了分离和思念之情。行人已经到达遥远的北方,离开了家乡,而思念的妇人却被江水分隔在江南,两者相隔甚远,无法相见,增加了思乡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以极简的文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它展现了中秋夜的凄凉和孤寂感,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思妇隔江南”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ōng qiū yè bā jué
中秋夜八绝

yuán yòu hào kū mù, yú lóng qì yè tán.
猿狖号枯木,鱼龙泣夜潭。
xíng rén yǐ tiān běi, sī fù gé jiāng nán.
行人已天北,思妇隔江南。

“思妇隔江南”平仄韵脚

拼音:sī fù gé jiāng nán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思妇隔江南”的相关诗句

“思妇隔江南”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思妇隔江南”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思妇隔江南”出自苏辙的 《中秋夜八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