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家酿不须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去年家酿不须沽”出自宋代苏辙的《腊月九日雪三绝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ù nián jiā niàng bù xū g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去年家酿不须沽”全诗

《腊月九日雪三绝句》
去年家酿不须沽,秫米今年绝市无。
雪没前山薇蕨尽,谁怜无语独携锄。

分类: 九日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腊月九日雪三绝句》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腊月九日雪三绝句》是苏辙的作品,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月九日雪三绝句

去年家酿不须沽,
秫米今年绝市无。
雪没前山薇蕨尽,
谁怜无语独携锄。

中文译文:

去年家酿不需要出售,
今年的秫米市场已经绝迹。
雪覆盖着前山,薇蕨已经消逝,
谁会关心我无言地独自拿着锄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农民在腊月九日的雪天里的困境和孤独。诗的第一句表达了去年他家酿的酒不需要去卖,说明他过去的努力收获了一定的成果,不需要靠贩卖酒来维持生计。然而,第二句却描述了今年的情况,秫米(一种粮食作物)已经断绝了市场,也就是说他的农作物无法卖出去,带来了经济上的困难。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外界的环境。雪覆盖了前山,薇蕨(一种野生植物)已经消失。这表明雪下得很大,整个景象都被雪覆盖,薇蕨作为一种生命的象征也无法存活。这样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农民的孤寂和困境。

最后一句表达了农民的孤独和无助。谁会关心他,一个无话可说、独自拿着锄头的人呢?诗中的"谁怜无语"一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也是对社会冷漠的一种抱怨。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农民在恶劣环境下的困境和孤独。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民的境遇,苏辙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人世冷漠的感叹,使人对农民的艰辛生活产生深刻的同情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去年家酿不须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à yuè jiǔ rì xuě sān jué jù
腊月九日雪三绝句

qù nián jiā niàng bù xū gū, shú mǐ jīn nián jué shì wú.
去年家酿不须沽,秫米今年绝市无。
xuě méi qián shān wēi jué jǐn, shuí lián wú yǔ dú xié chú.
雪没前山薇蕨尽,谁怜无语独携锄。

“去年家酿不须沽”平仄韵脚

拼音:qù nián jiā niàng bù xū gū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去年家酿不须沽”的相关诗句

“去年家酿不须沽”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去年家酿不须沽”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去年家酿不须沽”出自苏辙的 《腊月九日雪三绝句》,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