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茅屋对柴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如茅屋对柴扉”全诗
养气安闲真得计,读书勤苦已知非。
谩存讲说传家学,深谢交游绝世讥。
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对柴扉。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十日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十日二首》是苏辙的宋代诗作。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十日两首
酒经重九尚残卮,
雨送初寒问箧衣。
养气安闲真得计,
读书勤苦已知非。
谩存讲说传家学,
深谢交游绝世讥。
筑室未成中自笑,
何如茅屋对柴扉。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对自己个人经历与心境的反思。他以饮酒、阅读和修身养性为线索,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自省。
赏析:
苏辙以酒经和读书作为开篇,将两者作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元素。重九是指重阳节,人们会饮酒以庆祝节日,但现在已过了重阳节,只剩下残余的酒,象征着他个人的失落和孤独。雨送初寒则意味着刚开始的寒冷天气,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思考自己的人生。
接着,苏辙提到了养气安闲和读书勤苦,这反映了他对修身养性和求知苦学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安闲是通过修养自己的内在品质来获得,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也深知学习是需要付出辛苦努力的。
在第三节,苏辙谈到了自己传家学业的努力,但却深感不足和感激。他对于交游中的讥讽和批评表示感激,这表明他虽然受到了批评,但仍能够保持谦逊和感恩之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对自己的房屋建设的自嘲,他认为自己的成就并不足以与宏伟的筑室相比,而茅屋和柴扉则象征着简朴和朴实的生活。这也可以理解为苏辙在表达对物质追求的淡漠,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于修身养性和求知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他通过自省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何如茅屋对柴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í rì èr shǒu
十日二首
jiǔ jīng chóng jiǔ shàng cán zhī, yǔ sòng chū hán wèn qiè yī.
酒经重九尚残卮,雨送初寒问箧衣。
yǎng qì ān xián zhēn dé jì, dú shū qín kǔ yǐ zhī fēi.
养气安闲真得计,读书勤苦已知非。
mán cún jiǎng shuō chuán jiā xué, shēn xiè jiāo yóu jué shì jī.
谩存讲说传家学,深谢交游绝世讥。
zhù shì wèi chéng zhōng zì xiào, hé rú máo wū duì chái fēi.
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对柴扉。
“何如茅屋对柴扉”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