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用谷量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已用谷量竹”出自宋代苏辙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yòng gǔ liàng zhú,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已用谷量竹”全诗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说使君贫穷,早已用谷量取竹。谷中竹子成千上万,从未有一根弯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有关使君的情景。使君虽然贫穷,但他早已经用谷物交换来了许多笔直的竹子。谷中的竹子数不胜数,但每一根都直挺挺的,没有一根弯曲。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主题。诗中的使君代表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他虽然贫穷,但通过努力工作和充分利用资源,他能够获得自己所需的物品。谷中竹子的数量之多强调了使君的努力和决心。竹子一直被视为坚韧和正直的象征,因此这首诗词可以理解为对坚持追求目标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另外,诗中对竹子的描绘也可被视作对自然界的赞美。竹子的笔直和不弯曲的形态反映了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景仰和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和自然界秩序的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已用谷量竹”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qí èr shí sì yún dāng gǔ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

shuí yán shǐ jūn pín, yǐ yòng gǔ liàng zhú.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yíng gǔ wàn wàn gān, hé zēng yī gān qū.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已用谷量竹”平仄韵脚

拼音:yǐ yòng gǔ liàng zhú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已用谷量竹”的相关诗句

“已用谷量竹”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已用谷量竹”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已用谷量竹”出自苏辙的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