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复秋田水潦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况复秋田水潦余”出自宋代苏辙的《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uàng fù qiū tián shuǐ lǎo y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况复秋田水潦余”全诗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春秋无麦自当书,况复秋田水潦余
一雪端来救焦槁,千箱乞与等亲疏。
消残瘟疠曾非药,蚀遍陈根不用鉏。
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春秋无麦自当书,
况复秋田水潦余。
一雪端来救焦槁,
千箱乞与等亲疏。

消残瘟疠曾非药,
蚀遍陈根不用鉏。
犹恐远村沾未足,
试呼农圃问何如。

译文:
喜雪三首呈献给子骏

春天和秋天没有麦子,我自己写一诗来表达心情,
况且秋田里的水潦草木凋零。
一场雪来了,救了焦槁的农田,
千箱粮食请求平等对待,不分亲疏。

消除瘟疠曾经无药可医治,
侵蚀了陈旧的根基,无需再用锄头。
我还担心远方的村庄未能得到足够,
试着呼唤农田,询问情况如何。

诗意和赏析: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对雪的喜悦以及对农田的关怀。

首先,诗词开头提到春天和秋天没有麦子的情况,这可以理解为农民们面临的困境,因为没有收成的农作物,他们无法维持生计。作者以此开篇,展示了对农民状况的关注。

接着,诗中雪的降临被描绘为救赎焦槁农田的希望。雪的到来为农民带来了盼望,因为它可以润泽农田,为下一季的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作者表达了对雪的喜悦和对农田的期待。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借雪来表达对农民待遇的关切。他呼吁平等对待,不论亲疏。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社会公平和农民权益的呼吁。他认为只有给予农民应有的尊重和关怀,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整首诗词通过雪这一自然元素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农田的关怀和对社会公平的呼唤。它既展示了苏辙对农民境遇的关注,又表达了对农民的慰藉和期望。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社会意义,呼吁人们关注农民的生活和待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况复秋田水潦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ǐ xuě chéng xiān yú zi jùn sān shǒu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chūn qiū wú mài zì dāng shū, kuàng fù qiū tián shuǐ lǎo yú.
春秋无麦自当书,况复秋田水潦余。
yī xuě duān lái jiù jiāo gǎo, qiān xiāng qǐ yǔ děng qīn shū.
一雪端来救焦槁,千箱乞与等亲疏。
xiāo cán wēn lì céng fēi yào, shí biàn chén gēn bù yòng chú.
消残瘟疠曾非药,蚀遍陈根不用鉏。
yóu kǒng yuǎn cūn zhān wèi zú, shì hū nóng pǔ wèn hé rú.
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

“况复秋田水潦余”平仄韵脚

拼音:kuàng fù qiū tián shuǐ lǎo yú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况复秋田水潦余”的相关诗句

“况复秋田水潦余”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况复秋田水潦余”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况复秋田水潦余”出自苏辙的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