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脱半年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幸脱半年饥”全诗
不辞终日暑,幸脱半年饥。
潦水来何暴,秋田望已微。
农夫愚可念,此报定谁非。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杀麦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杀麦二首》
雨後麦多病,
庾中蛾欲飞。
不辞终日暑,
幸脱半年饥。
潦水来何暴,
秋田望已微。
农夫愚可念,
此报定谁非。
中文译文:
雨后麦田林中的庄稼遭受了病害,
庾中的蛾儿欲欲展翅飞翔。
他们不怕长时间忍受酷暑的折磨,
幸运地摆脱了半年的饥饿。
急流的水从何而来这样猛烈地冲击,
向着秋田的希望已经变得微弱。
农夫们的愚昧让人深感惋惜,
这样的报应应该归咎于谁呢?
诗意与赏析:
《杀麦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农田中的不幸和农夫们的困境。首先,雨后麦田中的庄稼遭受了病害,这反映了农民的劳动成果受到了破坏,他们的辛勤劳动化为泡影。接着,诗中提到庾中蛾欲飞,意味着农夫们期待着收获的到来,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
然而,诗中描述的情景并不乐观。农夫们不辞辛劳地忍受着酷暑,幸运地避免了半年的饥荒,但他们面临着新的问题。急流的水势汹涌而来,给农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秋田的希望也变得微弱。这里通过自然的力量,表达了农田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农夫们的努力并不能保证收成的丰收,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可能会化为泡影。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苏辙对农夫们的愚昧和困境的思考。他认为农夫们的愚昧令人感到惋惜,他们的无知和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使得他们无法摆脱困境。诗中的最后一句是一个反问,询问这样的报应应该由谁来承担。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农民处境的思考和关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田的不幸和农夫们的困境,以及对农民处境的思考,表达了苏辙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它通过自然和人类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命运的力量时所面临的无奈和困境,同时也呼唤着社会对农民的关怀和支持。
“幸脱半年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ā mài èr shǒu
杀麦二首
yǔ hòu mài duō bìng, yǔ zhōng é yù fēi.
雨後麦多病,庾中蛾欲飞。
bù cí zhōng rì shǔ, xìng tuō bàn nián jī.
不辞终日暑,幸脱半年饥。
lǎo shuǐ lái hé bào, qiū tián wàng yǐ wēi.
潦水来何暴,秋田望已微。
nóng fū yú kě niàn, cǐ bào dìng shuí fēi.
农夫愚可念,此报定谁非。
“幸脱半年饥”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