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破褐任尘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幅巾破褐任尘漫”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毛君绝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ú jīn pò hè rèn chén m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幅巾破褐任尘漫”全诗

《次韵毛君绝句》
中池有士闭重关,夜发天光走玉环。
白日封人人不识,幅巾破褐任尘漫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毛君绝句》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毛君绝句》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池有士闭重关,
夜发天光走玉环。
白日封人人不识,
幅巾破褐任尘漫。

中文译文:
在中池中有一位士人闭着重重的门关,
夜晚出发,跨越天光,穿过玉环。
白天他被封闭于人们所不了解的地方,
他的幅巾破旧而褪色,任由尘埃飞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封闭于中池之中的士人,他在夜晚踏上了一段旅程,穿越天空的光芒,穿过了玉环(可能指玉带或玉门)。士人在白天被封闭,人们不了解他的存在和境遇。他的幅巾已经破旧而褪色,无论尘埃如何飞扬,他都默默承受。

这首诗词通过对士人的描绘,表达了苏辙对于士人境遇的思考。士人被封闭于中池,可能意味着他在官场或社会中遭遇到了阻碍和困境,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他在夜晚勇敢地踏上旅程,象征他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然而,白天他仍然被人们所忽视和不了解,他的存在被埋没在尘埃之中。

诗中的幅巾破褐任尘漫,表达了士人的清贫和朴素,也可能暗示他的志向和追求并不被世人所重视。尘漫象征着尘世的浮躁和纷扰,士人却以苦修自身的方式坚守着自己的理想,默默无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士人在封闭和困境中的坚韧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苏辙对于士人境遇的同情和思考。这首诗词通过寥寥数语,唤起读者对于士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展现了苏辙在宋代文化背景下对于士人价值和社会现实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幅巾破褐任尘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máo jūn jué jù
次韵毛君绝句

zhōng chí yǒu shì bì zhòng guān, yè fā tiān guāng zǒu yù huán.
中池有士闭重关,夜发天光走玉环。
bái rì fēng rén rén bù shí, fú jīn pò hè rèn chén màn.
白日封人人不识,幅巾破褐任尘漫。

“幅巾破褐任尘漫”平仄韵脚

拼音:fú jīn pò hè rèn chén mà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幅巾破褐任尘漫”的相关诗句

“幅巾破褐任尘漫”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幅巾破褐任尘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幅巾破褐任尘漫”出自苏辙的 《次韵毛君绝句》,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