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种杨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湖边种杨柳”全诗
何处渡桥人,问是人间否。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横桥》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横桥》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一座横跨在湖水上的桥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桥梁背后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湖里种荷花,
湖边种杨柳。
何处渡桥人,
问是人间否。
这首诗的诗意与赏析如下:
这首诗以湖泊为背景,描述了湖里种满了盛开的荷花,湖边则是繁茂的杨柳。诗人通过描绘这一自然景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环境中。
诗的后两句"何处渡桥人,问是人间否"则带给人们一种深远的哲思。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诗人在这里以"渡桥人"的形象来引发读者的思考。这个问句似乎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否真实、真诚,以及人间的真实性。这种思考超越了景物本身,引发了对人性、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简洁而意味深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问题的提出,诗人传达了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以及对真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探索。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苏辙作品中常见的典型特点,即以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使读者在欣赏景物之外,思考了更广阔的人生和社会话题,呈现了苏辙独特的诗学魅力。
“湖边种杨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héng qiáo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横桥
hú lǐ zhǒng hé huā, hú biān zhǒng yáng liǔ.
湖里种荷花,湖边种杨柳。
hé chǔ dù qiáo rén, wèn shì rén jiān fǒu.
何处渡桥人,问是人间否。
“湖边种杨柳”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