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笔是非空自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史笔是非空自许”出自宋代杨亿的《读史学白体》,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ǐ bǐ shì fēi kōng zì xǔ,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史笔是非空自许”全诗

《读史学白体》
易牙昔日曾蒸子,翁叔当年亦杀儿。
史笔是非空自许,世情真伪后谁知。

分类:

作者简介(杨亿)

杨亿头像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读史学白体》杨亿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读史学白体》是一首宋代杨亿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易牙昔日曾蒸子,
翁叔当年亦杀儿。
史笔是非空自许,
世情真伪后谁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疑问。

第一句,描绘了易牙蒸了子孙作为祭祀的情节。易牙是古代传说中的炊事员,他因为蒸了自己的儿子作为祭祀而闻名。这句表达了对于残酷的历史现象的回顾和思考。

第二句,提到了翁叔杀儿的故事。翁叔是《左传》中的人物,他因为遵守君命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展现了对忠诚和家庭纽带的思考。

第三句,指出了历史书籍中所记载的是非是空洞的,作者认为历史的真相并非完全可信。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于世情的怀疑,认为真相和谎言往往难以辨认,只有历经时光的考验才能揭示。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点题,反思历史记载的一面性和对真实性的怀疑,引发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它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和历史的思索,传达了对于真相的追寻和对于世界的怀疑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史笔是非空自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ú shǐ xué bái tǐ
读史学白体

yì yá xī rì céng zhēng zi, wēng shū dāng nián yì shā ér.
易牙昔日曾蒸子,翁叔当年亦杀儿。
shǐ bǐ shì fēi kōng zì xǔ, shì qíng zhēn wěi hòu shéi zhī.
史笔是非空自许,世情真伪后谁知。

“史笔是非空自许”平仄韵脚

拼音:shǐ bǐ shì fēi kōng zì xǔ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史笔是非空自许”的相关诗句

“史笔是非空自许”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史笔是非空自许”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史笔是非空自许”出自杨亿的 《读史学白体》,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