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倩悲风吹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试倩悲风吹泪”出自宋代朱敦儒的《相见欢》,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qiàn bēi fēng chuī lè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试倩悲风吹泪”全诗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
簪樱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分类: 豪放 上西楼

作者简介(朱敦儒)

朱敦儒头像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注释】:
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开头两句,写词人登城楼眺远 ,触景生情,引起感慨。金陵城上的西门楼,居高临下 ,面向波涛滚滚的长江,是观览江面变化,远眺城外景色的胜地。李白曾在这里写下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抒发的是对南齐诗人谢朓的怀念。
朱敦儒这首登楼抒怀之作,既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为区区个人之事,而是感叹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
接下来,作者写自己在秋色中倚西楼远眺 。“清秋”二字,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凄凉的心情。词中所写悲秋,含意较深,是暗示山河残破,充满萧条气象。
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说他们在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作者摒弃直陈其事的写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动人。人在伤心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爱了,但词人又幻想请托“悲风吹泪过扬州 ”,这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扬州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过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领区。风本来没有感情,风前冠一“悲”字,就给“风”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此词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读后令人感到荡气回肠,余味深长。

“试倩悲风吹泪”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āng jiàn huān
相见欢

jīn líng chéng shàng xī lóu.
金陵城上西楼。
yǐ qīng qiū.
倚清秋。
wàn lǐ xī yáng chuí dì dà jiāng liú.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zhōng yuán luàn.
中原乱。
zān yīng sàn.
簪樱散。
jǐ shí shōu.
几时收。
shì qiàn bēi fēng chuī lèi guò yáng zhōu.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试倩悲风吹泪”平仄韵脚

拼音:shì qiàn bēi fēng chuī lèi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试倩悲风吹泪”的相关诗句

“试倩悲风吹泪”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试倩悲风吹泪”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试倩悲风吹泪”出自朱敦儒的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