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何处孤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笛声何处孤舟”出自宋代黄公度的《中秋西江上》,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dí shēng hé chǔ gū zhō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笛声何处孤舟”全诗

《中秋西江上》
月色今宵万里,笛声何处孤舟
世事堪惊流水,乡心不忍登楼。

分类:

作者简介(黄公度)

黄公度头像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中秋西江上》黄公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秋西江上》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西江上漂泊的孤舟上,作者感叹着月色的明亮和笛声的凄迷。诗人黄公度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流转的世事的感慨和对乡愁的难舍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中秋之夜,月色如此明亮,笛声从何处传来孤舟。
世间的事物都像流水一样令人惊讶,我内心的乡愁使我不忍登上楼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明亮的月色和凄迷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诗人乘坐孤舟在西江上漂泊,身处于浩渺的江水之中,感叹着世事的无常和变迁。他觉得世间的事物就像流水一样,时刻在变化,令人惊讶不已。

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他对乡愁的深深眷恋。他内心的乡愁之情让他无法忍受登上楼台的高处,因为那会加重他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之情。这种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使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迷茫,仿佛孤舟漂泊在无边的江水之上。

通过描写月色、笛声和乡愁,诗人黄公度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世事的思考。这首诗给人一种静谧和忧郁的感觉,唤起了读者对于人生变幻和乡愁之情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笛声何处孤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ōng qiū xī jiāng shàng
中秋西江上

yuè sè jīn xiāo wàn lǐ, dí shēng hé chǔ gū zhōu.
月色今宵万里,笛声何处孤舟。
shì shì kān jīng liú shuǐ, xiāng xīn bù rěn dēng lóu.
世事堪惊流水,乡心不忍登楼。

“笛声何处孤舟”平仄韵脚

拼音:dí shēng hé chǔ gū zhōu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笛声何处孤舟”的相关诗句

“笛声何处孤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笛声何处孤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笛声何处孤舟”出自黄公度的 《中秋西江上》,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