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凿庭下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更凿庭下池”出自宋代刘子翚的《潭溪十咏·山馆》,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záo tíng xià chí,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更凿庭下池”全诗

《潭溪十咏·山馆》
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静。
吾心乐有余,所寓皆胜境。
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

分类:

作者简介(刘子翚)

刘子翚头像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潭溪十咏·山馆》刘子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潭溪十咏·山馆》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天山林环绕着静谧的山馆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馆青翠的春林绕舍,
门馆终日保持宁静。
我心中的喜悦超越了所能表达,
每一个我居住过的地方都成为胜境。
更进一步,在庭下凿成一座池塘,
波光粼粼,山影倒映其中。

这首诗词以山馆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林环绕山馆、山馆静谧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美景的欣赏。诗人认为居住在山馆中,他所寓居的每个地方都成为了胜境,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心境的宁静。

诗中的"春林绕舍青"形象地描绘了山馆四周翠绿的春天树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门馆终日静"则表现出山馆的宁静与安逸,没有外界喧嚣的干扰,使诗人能够沉浸在宁静中,享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诗中的"吾心乐有余,所寓皆胜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他对生活的满足溢于言表。他所居住过的每个地方都被他视为胜境,这种观念源自于他对自然和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两句"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凿成的池塘,池水清澈,波光粼粼,山影倒映其中。池塘的存在增添了山馆的景致,使得山影在水中倒映出来,营造出一种幽静、宁谧的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喜悦的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凿庭下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án xī shí yǒng shān guǎn
潭溪十咏·山馆

chūn lín rào shě qīng, mén guǎn zhōng rì jìng.
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静。
wú xīn lè yǒu yú, suǒ yù jiē shèng jìng.
吾心乐有余,所寓皆胜境。
gèng záo tíng xià chí, róng róng jìn shān yǐng.
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

“更凿庭下池”平仄韵脚

拼音:gèng záo tíng xià chí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更凿庭下池”的相关诗句

“更凿庭下池”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更凿庭下池”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更凿庭下池”出自刘子翚的 《潭溪十咏·山馆》,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