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苇黄茅供一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白苇黄茅供一扫”出自宋代朱翌的《次韵书事》,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wěi huáng máo gōng yī sǎ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白苇黄茅供一扫”全诗

《次韵书事》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诗赋科。
白苇黄茅供一扫,英豪人物未消磨。

分类:

作者简介(朱翌)

朱翌头像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次韵书事》朱翌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书事》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理解和对时代风尚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诗赋科。
白苇黄茅供一扫,英豪人物未消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朱翌的视角,对当时文学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反思。首句“圣朝始悟文章弊”,表明当时文学的弊端和不足已经被当朝的圣明君主认知和意识到了。"圣朝"指的是当时的皇朝,意味着君主的启发和认同。这句话表达了朱翌对圣朝统治者的赞赏和对当时文学状况的忧虑。

第二句“大霈首更诗赋科”,"大霈"指的是皇帝的名字,表示皇帝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和推动。"首更"指的是改革,"诗赋科"则是指文学科目。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在文学领域进行改革的决心和努力,希望使文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接下来的两句“白苇黄茅供一扫,英豪人物未消磨”则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复兴的期望。"白苇黄茅"是指草纸和墨,"供一扫"表示以此来擦拭清除前人的陈旧,给文学注入新的活力。"英豪人物未消磨"则指的是那些有才华和志向的文人,他们的精神和创作力仍然存在,并且没有消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后来的文人仍然有希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朱翌对当时文学现状的担忧和对文学复兴的期望。他希望通过当朝的圣明君主和皇帝的努力,能够改革文学,注入新的活力,并期待后来的文人能够继续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苇黄茅供一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shū shì
次韵书事

shèng cháo shǐ wù wén zhāng bì, dà pèi shǒu gèng shī fù kē.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诗赋科。
bái wěi huáng máo gōng yī sǎo, yīng háo rén wù wèi xiāo mó.
白苇黄茅供一扫,英豪人物未消磨。

“白苇黄茅供一扫”平仄韵脚

拼音:bái wěi huáng máo gōng yī sǎo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白苇黄茅供一扫”的相关诗句

“白苇黄茅供一扫”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白苇黄茅供一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白苇黄茅供一扫”出自朱翌的 《次韵书事》,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