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嗟其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默默嗟其生”出自明代刘基的《旅兴(四十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mò jiē qí sh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默默嗟其生”全诗

《旅兴(四十首)》
秋高潦水涸,旻天亦凄清。
枯箨响悲音,羁虫振余声。
曀曀落日晖,惨惨游子情。
风林无定枝,驰车鲜安旌。
自愧匪贤达,默默嗟其生
¤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旅兴(四十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旅兴(四十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高高的天空中,潦水已经干涸,
天空也变得凄清。枯萎的竹叶发出悲伤的声音,
流浪的虫子在鸣叫。

夕阳黯淡地照耀着,游子的情绪变得凄凉。
风吹过的林中,没有一片树枝是固定的,
奔驰的车辆上鲜艳的旌旗在飘扬。

我自愧不如贤达之人,默默地叹息着自己的生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一位游子的孤独情感。秋高潦水已经干涸,寓意着一种变迁和无常的状态,暗示了人生的离散和孤独。夕阳的映照下,游子的情绪变得凄凉,表达了离乡别井的失落和思乡之情。风林无定的景象象征了社会的动荡和变迁,而驰车鲜安的旌旗则反映了人们追求成功和荣耀的心态。最后,诗人自愧不如贤达之人,默默地嗟叹生活的不尽如人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并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秋天的高天和潦水干涸,以及旻天的凄清,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引发读者对季节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的枯箨响悲音和羁虫振余声,通过自然界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相呼应。夕阳的映照下,游子的情绪变得凄凉,诗人通过游子的心情抒发了自己的离乡之情。风林无定枝和驰车鲜安旌则描绘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追求成功的心态,与游子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诗人自愧不如贤达之人,默默地嗟叹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自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游子的情感抒发,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考。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离散和无常,以及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迷茫和自省。这种思考和感慨,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默默嗟其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ǚ xìng sì shí shǒu
旅兴(四十首)

qiū gāo lǎo shuǐ hé, mín tiān yì qī qīng.
秋高潦水涸,旻天亦凄清。
kū tuò xiǎng bēi yīn, jī chóng zhèn yú shēng.
枯箨响悲音,羁虫振余声。
yì yì luò rì huī, cǎn cǎn yóu zǐ qíng.
曀曀落日晖,惨惨游子情。
fēng lín wú dìng zhī, chí chē xiān ān jīng.
风林无定枝,驰车鲜安旌。
zì kuì fěi xián dá, mò mò jiē qí shēng.
自愧匪贤达,默默嗟其生。
¤

“默默嗟其生”平仄韵脚

拼音:mò mò jiē qí shē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默默嗟其生”的相关诗句

“默默嗟其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默默嗟其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默默嗟其生”出自刘基的 《旅兴(四十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