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触眼惟茅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荒村触眼惟茅屋”出自明代刘基的《有感(七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ng cūn chù yǎn wéi máo w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荒村触眼惟茅屋”全诗

《有感(七首)》
鸿雁来时月满天,客途僮仆自相怜。
荒村触眼惟茅屋,榆柳萧疏起暮烟。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有感(七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有感(七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鸿雁来时月满天,
客途僮仆自相怜。
荒村触眼惟茅屋,
榆柳萧疏起暮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宿雨后的田园景色。鸿雁飞来时,满月挂满天空;在旅途中,旅客们互相怀念和关怀;视线所及,荒凉的乡村只有茅草搭建的屋子;榆树和柳树稀疏地升起了夜晚的烟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田园诗中常见的田园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形象。通过描写鸿雁飞过的满月、旅客之间的情感表达、荒凉的村庄以及夜晚的榆柳和烟雾,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朴素的乡村世界。

诗中的鸿雁和满月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给人以安宁和希望的感觉。而旅客们的相互怀念和关怀,则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互助精神。荒村的茅屋、疏落的榆柳和夜晚的烟雾,透露出一种朴素而质朴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乡村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明代田园诗的特点。通过简短的诗句,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恬淡的乡村氛围,让读者在诗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荒村触眼惟茅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ǒu gǎn qī shǒu
有感(七首)

hóng yàn lái shí yuè mǎn tiān, kè tú tóng pú zì xiāng lián.
鸿雁来时月满天,客途僮仆自相怜。
huāng cūn chù yǎn wéi máo wū, yú liǔ xiāo shū qǐ mù yān.
荒村触眼惟茅屋,榆柳萧疏起暮烟。

“荒村触眼惟茅屋”平仄韵脚

拼音:huāng cūn chù yǎn wéi máo wū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荒村触眼惟茅屋”的相关诗句

“荒村触眼惟茅屋”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荒村触眼惟茅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荒村触眼惟茅屋”出自刘基的 《有感(七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