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于此洗尘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耳根于此洗尘嚣”出自明代唐寅的《观瀑图》,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ěr gēn yú cǐ xǐ chén xiā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耳根于此洗尘嚣”全诗

《观瀑图》
一派银河倾碧落,耳根于此洗尘嚣
要知尽日支吾处,五老峰前三峡桥。

分类:

作者简介(唐寅)

唐寅头像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观瀑图》唐寅 翻译、赏析和诗意

《观瀑图》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瀑布景观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清新、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对尘嚣世俗的厌倦,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回忆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派银河倾碧落,
耳根于此洗尘嚣。
要知尽日支吾处,
五老峰前三峡桥。

这首诗的意境主要围绕着一幅瀑布景观展开。诗人形容瀑布如银河一般从高处倾泻而下,水流碧绿,落下的水花仿佛一颗颗明星闪烁。这幅景象使诗人感到耳根清净,宛如在此处洗去了尘嚣和烦忧。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他说要知道这样的宁静和平静,需要全天候地忙碌和奔波,才能找到片刻的安宁。通过"支吾处"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日常琐事和繁忙生活的厌倦之情。

最后两句诗以具体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五老峰"指的是三峡山脉中的五座山峰,"三峡桥"则是指横跨在三峡上的桥梁。这里的景物具有历史和文化的意味,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传统文化的思索。通过将自然景物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宁静与文化传承的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宁静的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尘嚣世俗的厌倦,同时也展现了对宁静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向往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寓意的融入,诗人唐寅成功地创造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耳根于此洗尘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ān pù tú
观瀑图

yī pài yín hé qīng bì luò, ěr gēn yú cǐ xǐ chén xiāo.
一派银河倾碧落,耳根于此洗尘嚣。
yào zhī jǐn rì zhī wú chù, wǔ lǎo fēng qián sān xiá qiáo.
要知尽日支吾处,五老峰前三峡桥。

“耳根于此洗尘嚣”平仄韵脚

拼音:ěr gēn yú cǐ xǐ chén xiāo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耳根于此洗尘嚣”的相关诗句

“耳根于此洗尘嚣”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耳根于此洗尘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耳根于此洗尘嚣”出自唐寅的 《观瀑图》,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