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此窜余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憩此窜余身”全诗
窗鸣风减睡,炊断雨添贫。
野路花迎客,江桥柳送人。
暂须依薄俗,憩此窜余身。
¤
分类:
作者简介(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江村杂兴(十三首)》杨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村杂兴(十三首)》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村贫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和内心情绪。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陋巷泥三尺,
无人访隐沦。
窗鸣风减睡,
炊断雨添贫。
这个江村的小巷泥泞深达三尺,人们不来探访我这个隐居的人。窗户因风声而不能入眠,炊烟因雨水而更加贫瘠。
这首诗通过描绘贫瘠的环境和作者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一个冷落的江村景象。陋巷的泥泞、无人前来探访,窗户的风声和炊烟的稀薄,都象征着作者孤独、贫困的生活。这种贫困的环境与作者内心的困苦相互映衬,使诗中呈现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野路花迎客,
江桥柳送人。
暂须依薄俗,
憩此窜余身。
野路上的花朵迎接着客人的到来,江桥边的柳树为人们送行。作者不得不暂时依附于俗世的琐事,以此来安身立命。
在这种贫困的环境中,作者感到自己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只能暂时顺从于俗世的琐事。他用"野路花迎客"和"江桥柳送人"来表达自己对人情世故的体验。这里的花和柳树象征着热闹和离别,与作者孤独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贫困、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奈。作者通过这种写作方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生活状态。这首诗以其深刻的诗意和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憩此窜余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āng cūn zá xìng shí sān shǒu
江村杂兴(十三首)
lòu xiàng ní sān chǐ, wú rén fǎng yǐn lún.
陋巷泥三尺,无人访隐沦。
chuāng míng fēng jiǎn shuì, chuī duàn yǔ tiān pín.
窗鸣风减睡,炊断雨添贫。
yě lù huā yíng kè, jiāng qiáo liǔ sòng rén.
野路花迎客,江桥柳送人。
zàn xū yī báo sú, qì cǐ cuàn yú shēn.
暂须依薄俗,憩此窜余身。
¤
“憩此窜余身”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