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鳌海上驾山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六鳌海上驾山来”出自宋代王珪的《恭和御制上元观灯》,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ù áo hǎi shàng jià shān lái,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六鳌海上驾山来”全诗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
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
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是宋代宰相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一个盛大而瑰丽的灯节场景,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与富丽堂皇,以及人们的欢乐和祥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云消华月满仙台,
万烛当楼宝扇开。
双凤云中扶辇下,
六鳌海上驾山来。
镐京春酒沾周燕,
汾水秋风陋汉才。
一曲升平人共乐,
君王又进紫霞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华丽的上元节灯会场景。首先,诗人用“云消华月满仙台”来形容灯会中的瑰丽景象,暗示了灯光的明亮和璀璨如仙境一般的美丽。接着,诗中出现“万烛当楼宝扇开”,形容烛光如宝扇般照亮整个楼阁,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热闹氛围。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皇帝的出行场景:“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这里的“双凤”和“六鳌”分别指代皇帝的车辆和船只,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华丽壮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随后,诗词转向描述节日的欢乐和人们的喜悦。“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这句表达了京城的春天喜庆,人们欢聚一堂,共饮美酒。而“汾水秋风”则描绘了秋天的风景,使人们在灯会中感受到了秋日的宁静和凉爽。这种欢乐氛围和温馨的气氛使得这个节日成为人们喜爱的聚会和享受时光的场所。

最后两句“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表明整个灯会的目的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安宁和君主的富贵。人们共同享受着乐曲,君王也加入其中,进一步凸显了君臣之间的亲近和和谐。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一个盛大灯会的场景,展示了皇帝的威严和人们的喜庆。同时,它也传递了对国家繁荣安定和君主富贵的祝福,让读者感受到了和谐与欢乐的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六鳌海上驾山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ōng hé yù zhì shàng yuán guān dēng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

yún xiāo huá yuè mǎn xiān tái, wàn zhú dāng lóu bǎo shàn kāi.
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
shuāng fèng yún zhōng fú niǎn xià, liù áo hǎi shàng jià shān lái.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hào jīng chūn jiǔ zhān zhōu yàn, fén shuǐ qiū fēng lòu hàn cái.
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
yī qǔ shēng píng rén gòng lè, jūn wáng yòu jìn zǐ xiá bēi.
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六鳌海上驾山来”平仄韵脚

拼音:liù áo hǎi shàng jià shān lái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六鳌海上驾山来”的相关诗句

“六鳌海上驾山来”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六鳌海上驾山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六鳌海上驾山来”出自王珪的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