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禽争向苧萝啼”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禽争向苧萝啼”出自宋代王珪的《寄公辟》,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qín zhēng xiàng níng luó t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春禽争向苧萝啼”全诗

《寄公辟》
念昔都门手一携,春禽争向苧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玉盏照东西。
何时得遂遍舟去,雪棹同君访剡溪。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寄公辟》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公辟》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友谊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感和对诗人自身境遇的思索。

诗词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场景,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都门相送的情景,手牵手共同迎接春天鸟儿的歌唱。接着,诗人叙述了一个梦境,梦中他回到了金殿,感受到了那里独特的风光,吟唱着诗歌的声音回荡在银河和月亮的映照下。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形容自己急促地舞动着锦绣腰肢,迎接着十八个朋友。他们在酒宴上尽情畅饮,玉盏中的酒光映照出东西两个方向。最后,诗人思索着何时能够实现与朋友一起远航的愿望,一同划着雪白的船桨去访问剡溪。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寻求自由和追求理想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金殿的梦境和酒宴的场景,以及表达对剡溪的向往,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传达了对友谊和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词的意境清新明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遥远梦幻的世界。诗人对于友谊的表达使人感受到真挚和温暖,而对自由追求的描绘则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和向往。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节奏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感受力,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阅读体验。

总之,《寄公辟》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友谊的描绘,以及对自由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具有浓郁的诗意和情感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禽争向苧萝啼”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gōng pì
寄公辟

niàn xī dōu mén shǒu yī xié, chūn qín zhēng xiàng níng luó tí.
念昔都门手一携,春禽争向苧萝啼。
mèng huí jīn diàn fēng guāng bié, yín dào yín hé yuè yǐng dī.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wǔ jí jǐn yāo yíng shí bā, jiǔ hān yù zhǎn zhào dōng xī.
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玉盏照东西。
hé shí dé suì biàn zhōu qù, xuě zhào tóng jūn fǎng shàn xī.
何时得遂遍舟去,雪棹同君访剡溪。

“春禽争向苧萝啼”平仄韵脚

拼音:chūn qín zhēng xiàng níng luó tí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春禽争向苧萝啼”的相关诗句

“春禽争向苧萝啼”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春禽争向苧萝啼”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春禽争向苧萝啼”出自王珪的 《寄公辟》,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