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愧僮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呻吟愧僮仆”出自宋代李廌的《宿峻极中院》,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yín kuì tóng p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呻吟愧僮仆”全诗

《宿峻极中院》
晨游开母祠,暮抵紫虚谷。
千峰挂夕阳,犹指中寺宿。
山空无人声,暝色满草木。
乱石碍饥马,荒榛走惊鹿。
深林怪禽号,绝壑山鬼哭。
照涂藉流萤,呻吟愧僮仆
乙夜扣禅扉,孤灯耿幽绿。
犹疑梦寐中,对榻眠空屋。

分类:

作者简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宿峻极中院》李廌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宿峻极中院》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晨游开母祠,暮抵紫虚谷。
清晨游览母亲的祠堂,傍晚到达紫虚谷。
诗意:诗人清晨起来,前往母亲的祠堂祭拜,向母亲表达思念之情。傍晚时分,他抵达了紫虚谷,远离尘嚣,进入一片幽静的山谷。

千峰挂夕阳,犹指中寺宿。
千山万壑中夕阳挂着,仿佛指引我到中寺安宿。
诗意: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千山万壑美丽壮观,像是为诗人指引前进的方向,带领他到达中寺安宿。

山空无人声,暝色满草木。
山中寂静无人声,暮色笼罩着草木。
诗意:山中宁静无人,只有自然的声音回荡在空山中。暮色降临,笼罩着群山和茂密的草木。

乱石碍饥马,荒榛走惊鹿。
崎岖的石头阻挡着饥饿的马匹,草丛中的荒榛惊起了鹿群。
诗意:道路崎岖不平的石头妨碍了饥饿的马匹前进,茂密的草丛中的荒榛惊起了鹿群。

深林怪禽号,绝壑山鬼哭。
深林中奇怪的禽鸟呼啸,绝壑中山鬼哭泣。
诗意:茂密的森林中传来奇怪禽鸟的叫声,绝壑中山鬼的哭泣声回荡在山谷间。

照涂藉流萤,呻吟愧僮仆。
借着流动的萤火虫的光亮照明,诗人呻吟并感到自愧不如仆人。
诗意:在黑暗中,诗人借着流动的萤火虫的微光照亮周围,他呻吟着,感到自己与仆人相比而言,自己的才华和境遇是多么微不足道。

乙夜扣禅扉,孤灯耿幽绿。
深夜敲击禅房的门扉,孤灯依然发出幽绿的光芒。
诗意:在深夜里,诗人敲击禅房的门扉,进入寂静的禅修空间。只有一盏孤灯闪烁着幽绿的光芒。

犹疑梦寐中,对榻眠空屋。
仍然疑惑是否在梦中,躺在空荡的床榻上。
诗意:诗人感到自己仿佛在梦中,对着空荡的床榻躺下。他的心境无比孤独,周围的环境也显得空虚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游览母亲的祠堂,傍晚来到幽静的紫虚谷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对比,如夕阳下的千山万壑、石头阻碍马匹前行、深林中的禽鸟和山谷中的幽灵哭泣,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表现力。整首诗意蕴含深沉,既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又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生物活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不可思议之处。同时,诗人的孤独和思考也贯穿全诗,使诗词更具情感共鸣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呻吟愧僮仆”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ù jùn jí zhōng yuàn
宿峻极中院

chén yóu kāi mǔ cí, mù dǐ zǐ xū gǔ.
晨游开母祠,暮抵紫虚谷。
qiān fēng guà xī yáng, yóu zhǐ zhōng sì sù.
千峰挂夕阳,犹指中寺宿。
shān kōng wú rén shēng, míng sè mǎn cǎo mù.
山空无人声,暝色满草木。
luàn shí ài jī mǎ, huāng zhēn zǒu jīng lù.
乱石碍饥马,荒榛走惊鹿。
shēn lín guài qín hào, jué hè shān guǐ kū.
深林怪禽号,绝壑山鬼哭。
zhào tú jí liú yíng, shēn yín kuì tóng pú.
照涂藉流萤,呻吟愧僮仆。
yǐ yè kòu chán fēi, gū dēng gěng yōu lǜ.
乙夜扣禅扉,孤灯耿幽绿。
yóu yí mèng mèi zhōng, duì tà mián kōng wū.
犹疑梦寐中,对榻眠空屋。

“呻吟愧僮仆”平仄韵脚

拼音:shēn yín kuì tóng pú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去声二十六宥  (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呻吟愧僮仆”的相关诗句

“呻吟愧僮仆”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呻吟愧僮仆”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呻吟愧僮仆”出自李廌的 《宿峻极中院》,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