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合厌荆榛”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亦合厌荆榛”出自宋代冯时行的《茶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hé yàn jīng zhē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亦合厌荆榛”全诗

《茶岭》
翠岭依然在,芳根久已陈。
山灵如感旧,亦合厌荆榛

分类:

作者简介(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茶岭》冯时行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茶岭》
朝代:宋代
作者:冯时行

【中文译文】
翠岭依然在,
芳根久已陈。
山灵如感旧,
亦合厌荆榛。

【诗意】
《茶岭》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茶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茶山的思念和厌倦世俗的情感。在茶岭上,翠绿的山岭依然屹立,芳香的根茎已经成熟而陈旧。山灵似乎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也对茶山变得厌倦,不再向往丛林的荆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茶山的景色和山灵的情感,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翠岭和芳根是茶山的象征,翠岭依然在,展示出茶山的永恒存在,而芳根的陈旧则体现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山灵则是一种拟人化的形象,它似乎能感受到茶山的历史和变化,对于丛林中的荆棘渐渐失去了兴趣。

这首诗通过茶山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疲倦。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作者通过茶山的描述,展示了茶山的美丽和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此同时,作者也通过山灵的情感,抒发了对于喧嚣世界的厌倦之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一种淡泊清雅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于自然和内心宁静的思考。茶岭作为一个具体的景观,与作者的情感相互交织,赋予了诗词以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对茶山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于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精神追求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亦合厌荆榛”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á lǐng
茶岭

cuì lǐng yī rán zài, fāng gēn jiǔ yǐ chén.
翠岭依然在,芳根久已陈。
shān líng rú gǎn jiù, yì hé yàn jīng zhēn.
山灵如感旧,亦合厌荆榛。

“亦合厌荆榛”平仄韵脚

拼音:yì hé yàn jīng zhēn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亦合厌荆榛”的相关诗句

“亦合厌荆榛”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亦合厌荆榛”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亦合厌荆榛”出自冯时行的 《茶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