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苦作楚人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须苦作楚人骚”全诗
六义中间有至乐,不须苦作楚人骚。
分类:
作者简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閒吟》姜特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閒吟》
译文:
千首诗轻万户侯,
富如猗顿亦何求。
六义中间有至乐,
不须苦作楚人骚。
诗意:
这首诗词由姜特立创作于宋代,表达了对闲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诗人认为,千首佳作可以超越富贵显赫的万户侯,即使拥有财富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猗顿(富有的神仙)也无需求索更多。在六义(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的各个领域中,存在着至高无上的乐趣,因此无需费心去模仿楚国的屈原那样苦苦谋求的灵感。
赏析:
《閒吟》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财富的淡化和对自由闲逸生活的追求。诗中的"千首诗"象征着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将其与"万户侯"相比较,表明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而非对外在地位和财富的追逐。引用猗顿和楚国屈原的比喻,突出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对精神愉悦的追求。
诗歌最后一句"不须苦作楚人骚"表达了诗人的态度。楚国屈原以其深沉的思考和痛苦的体验而著称,他的诗作被称为"楚人骚"。然而,诗人姜特立认为,在六义的乐趣中,无需模仿屈原的痛苦与忧伤,因为至高无上的快乐已经在其中获得。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出对自由、闲逸和内心宁静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
“不须苦作楚人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án yín
閒吟
qiān shǒu shī qīng wàn hù hòu, fù rú yī dùn yì hé qiú.
千首诗轻万户侯,富如猗顿亦何求。
liù yì zhōng jiān yǒu zhì lè, bù xū kǔ zuò chǔ rén sāo.
六义中间有至乐,不须苦作楚人骚。
“不须苦作楚人骚”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