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路君公亦荐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当路君公亦荐书”出自宋代虞俦的《旅怀上石似之郎中》,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lù jūn gōng yì jiàn sh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当路君公亦荐书”全诗

《旅怀上石似之郎中》
妄意弹冠不作疎,向来曾是曳长裾。
倚门慈母须微禄,当路君公亦荐书
杜曲诗成还蹭蹬,河东赋在有吹嘘。
上林不敢栖高树,斗水何妨置腐鱼。

分类:

《旅怀上石似之郎中》虞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旅怀上石似之郎中》

妄意弹冠不作疏,
向来曾是曳长裾。
倚门慈母须微禄,
当路君公亦荐书。
杜曲诗成还蹭蹬,
河东赋在有吹嘘。
上林不敢栖高树,
斗水何妨置腐鱼。

【中文译文】
我心中的旅程,像那位郎中(医官)在上石的怀念之情。

虚妄的自尊使我不愿摘下官帽,
一直以来,我都以庄重的举止示人。
依靠门前慈母微薄的收入,
在路途中,君公们也帮我推荐了书籍。
杜曲诗已经完成,却仍然未受赏识,
河东赋作品备受夸耀。
我不敢在上林栖息于高树之上,
斗水中的腐鱼却无所顾忌。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旅怀上石似之郎中》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作品。虞俦以自己的旅途经历为基础,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和对现实境遇的思考。

诗中的“妄意弹冠不作疏,向来曾是曳长裾”描绘了主人公不愿放下官帽、一直以来以严肃庄重的姿态示人的形象。这种态度可能源于对自身地位的执着,也可能是为了在外人面前保持一种自尊和自信。这种自我形象的维持可能是一种对现实社会中权力和地位的追求,而作者通过这种描写,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对地位和身份的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倚门慈母须微禄,当路君公亦荐书”,表达了主人公在旅途中依靠慈母微薄的收入生活,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君公们的帮助和推荐。这里既体现了作者对家庭的依赖和对亲情的思念,也揭示了社会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旅途中,人们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这种关系也是作者在诗中呼唤的。

接着,诗词中提到了杜曲诗和河东赋。杜曲诗成却未得到赏识,河东赋却备受夸耀。这种对文学创作的反思,暗示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和努力得到认可的渴望。作者可能感叹自己的作品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中对文学的偏好和偏见持有一定的观察和批评。

最后两句“上林不敢栖高树,斗水何妨置腐鱼”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局促不安和无法展露才华的无奈感。上林不敢栖高树,可能意味着作者不敢在权贵和有权势者之间过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雄心,以免遭遭遇嫉妒和排挤。斗水何妨置腐鱼,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对才华和努力的轻视和忽视。作者或许在这里表示,即使自己的作品被忽略或被视为无足轻重,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努力和坚持自己的创作。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旅途经历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地位、身份和才华认可的思考和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对比和象征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价值和才华得到认可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当路君公亦荐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ǚ huái shàng shí shì zhī láng zhōng
旅怀上石似之郎中

wàng yì dàn guān bù zuò shū, xiàng lái céng shì yè zhǎng jū.
妄意弹冠不作疎,向来曾是曳长裾。
yǐ mén cí mǔ xū wēi lù, dāng lù jūn gōng yì jiàn shū.
倚门慈母须微禄,当路君公亦荐书。
dù qū shī chéng hái cèng dèng, hé dōng fù zài yǒu chuī xū.
杜曲诗成还蹭蹬,河东赋在有吹嘘。
shàng lín bù gǎn qī gāo shù, dòu shuǐ hé fáng zhì fǔ yú.
上林不敢栖高树,斗水何妨置腐鱼。

“当路君公亦荐书”平仄韵脚

拼音:dāng lù jūn gōng yì jiàn shū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当路君公亦荐书”的相关诗句

“当路君公亦荐书”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当路君公亦荐书”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当路君公亦荐书”出自虞俦的 《旅怀上石似之郎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