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辞丽句不可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妍辞丽句不可继”出自唐代韩愈的《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án cí lì jù bù kě j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妍辞丽句不可继”全诗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归来捧赠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
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

分类:

作者简介(韩愈)

韩愈头像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韩愈 翻译、赏析和诗意

红色藤条做杖时不看,台郎开始带着从滇池。
滇王扫宫躲避使者,
跪着进献两次对咀咿。
绳桥伸展超过避免掉到,生命仓促蒙扶持。
途中经过各国都不认识,你我观看追逐旌麾。
共传滇神出水献,
赤龙拔须鲜血淋漓。
又说羲和掌握火鞭,黑到西极睡遗漏。
几重包裹从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归来捧给同舍子,
浮光照手想把怀疑。
空堂白天睡倚窗户,闪电在墙壁搜蛟璃。
南宫清深宫中密,倡导和类似吹埙篪。
美词丽句不可继承,
见寄暂且安慰分司。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妍辞丽句不可继”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yú bù lú sì chóu hàn lín qián qī chì téng zhàng gē yuán hé sì nián zuò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chì téng wèi zhàng shì wèi kuī, tái láng shǐ xié zì diān chí.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diān wáng sǎo gōng bì shǐ zhě,
滇王扫宫避使者,
guì jìn zài bài yǔ wà yī.
跪进再拜语嗢咿。
shéng qiáo zhǔ guò miǎn qīng duò, xìng mìng zào cì méng fú chí.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tú jīng bǎi guó jiē mò shí, jūn chén jù guān zhú jīng huī.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gòng chuán diān shén chū shuǐ xiàn,
共传滇神出水献,
chì lóng bá xū xuè lín lí.
赤龙拔须血淋漓。
yòu yún xī hé cāo huǒ biān, míng dào xī jí shuì suǒ yí.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jǐ zhòng bāo guǒ zì tí shǔ, bù yǐ zhēn guài kuā huāng yí.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guī lái pěng zèng tóng shě zi,
归来捧赠同舍子,
fú guāng zhào shǒu yù bǎ yí.
浮光照手欲把疑。
kōng táng zhòu mián yǐ yǒu hù, fēi diàn zhe bì sōu jiāo chī.
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nán gōng qīng shēn jìn wéi mì, chàng hè yǒu lèi chuī xūn ch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
yán cí lì jù bù kě jì,
妍辞丽句不可继,
jiàn jì liáo qiě wèi fēn sī.
见寄聊且慰分司。

“妍辞丽句不可继”平仄韵脚

拼音:yán cí lì jù bù kě jì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妍辞丽句不可继”的相关诗句

“妍辞丽句不可继”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妍辞丽句不可继”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妍辞丽句不可继”出自韩愈的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