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唐末半枯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株唐末半枯松”出自宋代周文璞的《上强寺》,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zhū táng mò bàn kū s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株唐末半枯松”全诗

《上强寺》
方池流水碧溶溶,怊怅灵蛇不易逢。
门外行人常立看,一株唐末半枯松

分类:

《上强寺》周文璞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上强寺》是宋代周文璞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清幽的强寺,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山寺和寥廓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方池流水碧溶溶,
怊怅灵蛇不易逢。
门外行人常立看,
一株唐末半枯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强寺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呈现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诗的开篇写道:“方池流水碧溶溶”,方池的水流清澈明亮,如同碧玉一般。这里的“碧溶溶”用以形容水的颜色,表达了清新宜人之感。这种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悠然自得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诗“怊怅灵蛇不易逢”,表达了诗人对于幽深难得的灵蛇的怀念之情。灵蛇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常常被描绘为稀有的存在。诗人借用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于稀有美景的珍惜和怀念,也映射出人们对于珍贵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诗的后两句“门外行人常立看,一株唐末半枯松”,描绘了寺庙外常有人驻足观赏的情景。其中的“唐末半枯松”是诗人刻意插入的形象,用以增添一种岁月流转的感慨。这株松树虽然半枯半衰,但依然坚挺屹立,象征着寺庙的历史和精神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寺庙的表达,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并通过对稀有美景的渴望,表达了对于珍贵事物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周文璞对于自然景色和人文之美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一株唐末半枯松”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àng qiáng sì
上强寺

fāng chí liú shuǐ bì róng róng, chāo chàng líng shé bù yì féng.
方池流水碧溶溶,怊怅灵蛇不易逢。
mén wài háng rén cháng lì kàn, yī zhū táng mò bàn kū sōng.
门外行人常立看,一株唐末半枯松。

“一株唐末半枯松”平仄韵脚

拼音:yī zhū táng mò bàn kū sō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一株唐末半枯松”的相关诗句

“一株唐末半枯松”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一株唐末半枯松”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一株唐末半枯松”出自周文璞的 《上强寺》,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