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教白虎议西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枉教白虎议西都”出自宋代岳珂的《宫词一百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g jiào bái hǔ yì xī dōu,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枉教白虎议西都”全诗

《宫词一百首》
曲台称制会群儒,郊庙休疑聚论殊。
却笑执经俟临决,枉教白虎议西都

分类:

作者简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宫词一百首》岳珂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宫词一百首》是岳珂在宋代创作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以宫廷为背景,描述了宫廷中的种种情景和人物。

这首诗词以宫廷中的讨论和辩论为主题,表现了宫廷中的学问争论和权谋斗争。诗人通过描绘曲台上群臣们的讨论场景,展示了宫廷中的知识和智慧的交流,以及君主对于重要决策的等待和筹划。

诗中提到了郊庙,暗示了朝廷事务的庄严和神圣性质。然而,这里的辩论却让人感到疑惑,因为众人的意见不一,争论的结果也未必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诗中还出现了执经、白虎和西都等象征性的词语。执经指的是持有经书的学者,白虎则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威严,而西都可能指的是京城,暗示了政治权力的争夺和斗争。

这首诗词通过对宫廷辩论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权谋斗争的讽刺和嘲笑,暗示了宫廷政治中的虚伪和无用。诗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宫廷中的事物,呈现了一幅充满讽刺和反思的画面。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对宫廷政治的批判和对权谋斗争的揭示。诗人通过对宫廷中的辩论和讨论的描写,揭示了权力斗争的虚伪和无聊,以及学问和智慧在政治中的被利用和扭曲。这首诗词以其犀利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深思和反思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枉教白虎议西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ōng cí yī bǎi shǒu
宫词一百首

qū tái chēng zhì huì qún rú, jiāo miào xiū yí jù lùn shū.
曲台称制会群儒,郊庙休疑聚论殊。
què xiào zhí jīng qí lín jué, wǎng jiào bái hǔ yì xī dōu.
却笑执经俟临决,枉教白虎议西都。

“枉教白虎议西都”平仄韵脚

拼音:wǎng jiào bái hǔ yì xī dōu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枉教白虎议西都”的相关诗句

“枉教白虎议西都”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枉教白虎议西都”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枉教白虎议西都”出自岳珂的 《宫词一百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