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忆六龙南渡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若忆六龙南渡日”出自宋代董嗣杲的《王倅寄弟富池酒边述兴》,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uò yì liù lóng nán dù r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若忆六龙南渡日”全诗

《王倅寄弟富池酒边述兴》
竹亭难障隔淮尘,补种疏花几树春。
若忆六龙南渡日,到今我亦是流民。

分类:

《王倅寄弟富池酒边述兴》董嗣杲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王倅寄弟富池酒边述兴》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亭难障隔淮尘,
补种疏花几树春。
若忆六龙南渡日,
到今我亦是流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身处淮河边的竹亭,难以隔绝淮河沿岸的尘土。他提到自己在竹亭旁补种了几棵开着稀疏花朵的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特别是对南渡六龙的记忆,他将自己与南渡的六龙相比,表示自己也是一名流离失所的流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竹亭、淮河和补种的花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竹亭难以隔绝淮河的尘土,意味着作者身处世俗尘嚣之中,难以摆脱纷扰。补种的疏花树象征着希望和春天的到来,显示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提到南渡六龙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自身处境的对比。南渡六龙是指南唐后主李煜和他的五位兄弟,在北宋灭南唐后,被俘后被流放到北方的故事。作者将自己与这些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身份的流离失所。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历史的回忆。诗词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和安定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和流离失所的普遍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若忆六龙南渡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áng cuì jì dì fù chí jiǔ biān shù xìng
王倅寄弟富池酒边述兴

zhú tíng nán zhàng gé huái chén, bǔ zhòng shū huā jǐ shù chūn.
竹亭难障隔淮尘,补种疏花几树春。
ruò yì liù lóng nán dù rì, dào jīn wǒ yì shì liú mín.
若忆六龙南渡日,到今我亦是流民。

“若忆六龙南渡日”平仄韵脚

拼音:ruò yì liù lóng nán dù rì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若忆六龙南渡日”的相关诗句

“若忆六龙南渡日”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若忆六龙南渡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若忆六龙南渡日”出自董嗣杲的 《王倅寄弟富池酒边述兴》,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