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寒夜归去蚤”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只恐寒夜归去蚤”出自宋代陈宓的《次刘学录梅韵》,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kǒng hán yè guī qù zǎo,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只恐寒夜归去蚤”全诗

《次刘学录梅韵》
琼裾初到似含羞,剩拟人间款曲留。
只恐寒夜归去蚤,先须秉烛问端由。

分类:

《次刘学录梅韵》陈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刘学录梅韵》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琼裾初到似含羞,
剩拟人间款曲留。
只恐寒夜归去蚤,
先须秉烛问端由。

诗意: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词。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将梅花比喻为一位刚刚来到人间的少女,初次面对陌生的环境,略带羞涩。诗人希望梅花能够久留人间,不被寒夜的归去所打扰,他渴望知道梅花的由来和本质,因此他首先要举起蜡烛,问一问梅花的来历。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梅花初绽的一瞬间,给人以宛如含羞少女的形象,更增添了柔美和娇媚的感觉。诗人希望梅花能够留在人间,不被寒夜所驱逐,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只恐寒夜归去蚤,先须秉烛问端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背后的来历和本质的好奇。诗人提到要先举起蜡烛,这是为了在黑暗中照亮梅花,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通过这样一种姿势和方式,诗人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充分展示了宋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只恐寒夜归去蚤”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liú xué lù méi yùn
次刘学录梅韵

qióng jū chū dào shì hán xiū, shèng nǐ rén jiān kuǎn qǔ liú.
琼裾初到似含羞,剩拟人间款曲留。
zhǐ kǒng hán yè guī qù zǎo, xiān xū bǐng zhú wèn duān yóu.
只恐寒夜归去蚤,先须秉烛问端由。

“只恐寒夜归去蚤”平仄韵脚

拼音:zhǐ kǒng hán yè guī qù zǎo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只恐寒夜归去蚤”的相关诗句

“只恐寒夜归去蚤”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只恐寒夜归去蚤”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只恐寒夜归去蚤”出自陈宓的 《次刘学录梅韵》,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