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方公敌国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议论方公敌国来”出自宋代方回的《思家五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lùn fāng gōng dí guó l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议论方公敌国来”全诗

《思家五首》
世道駸駸似可咍,多年吾已似衔枚。
品题已定门人叛,议论方公敌国来
瓦砾敢侔珠玉价,茅茨谁办栋梁材。
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

分类:

《思家五首》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思家五首》是宋代文学家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思家五首

世道駸駸似可咍,
多年吾已似衔枚。
品题已定门人叛,
议论方公敌国来。
瓦砾敢侔珠玉价,
茅茨谁办栋梁材。
渊明归去庐山下,
未少黄花酒一杯。

译文:

思家五首

世道纷纷似可哀,
多年来我已如背负重荷。
名誉已定,门人却叛离,
议论之声方公成为国家的敌人。
瓦砾竟敢与珠玉齐名价值,
简陋茅舍又有何人能成为栋梁之材。
渊明离去归于庐山下,
尚未少有黄花酒一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方回对世道的失望和思乡之情。作者感慨世道纷乱,似乎有许多可悲之事。多年以来,他感觉自己背负重荷,压力沉重。他曾经取得了一些名誉,但他的门徒却背叛了他,议论纷纭,将他视为国家的敌人。

诗中出现了"瓦砾敢侔珠玉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价值的怀疑。他认为自己只是一颗破瓦砾,怎么能与珠玉相比较呢?同时,他也提到茅舍,暗指自己的生活简陋,难以成为栋梁之才。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提到渊明,可能指的是古代文学家陶渊明,他渴望离开这个纷乱的世界,回到庐山下的故乡。尽管他离开了家乡,但他仍然怀念家乡的美好,仿佛还能品尝到家乡的黄花酒。

这首诗词通过对世道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和价值的怀疑,以及对名利的淡漠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士人内心的矛盾与忧思,传达了作者在动荡时期的思想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议论方公敌国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ī jiā wǔ shǒu
思家五首

shì dào qīn qīn shì kě hāi, duō nián wú yǐ shì xián méi.
世道駸駸似可咍,多年吾已似衔枚。
pǐn tí yǐ dìng mén rén pàn, yì lùn fāng gōng dí guó lái.
品题已定门人叛,议论方公敌国来。
wǎ lì gǎn móu zhū yù jià, máo cí shuí bàn dòng liáng cái.
瓦砾敢侔珠玉价,茅茨谁办栋梁材。
yuān míng guī qù lú shān xià, wèi shǎo huáng huā jiǔ yī bēi.
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

“议论方公敌国来”平仄韵脚

拼音:yì lùn fāng gōng dí guó lái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议论方公敌国来”的相关诗句

“议论方公敌国来”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议论方公敌国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议论方公敌国来”出自方回的 《思家五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