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枯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吟咏枯瘁”出自唐代李贺的《假龙吟歌》,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 yǒng kū cuì,诗句平仄:平仄平仄。

“吟咏枯瘁”全诗

《假龙吟歌》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
苍鹰摆血,白凤下肺。
桂子自落,云弄车盖。
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
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分类:

作者简介(李贺)

李贺头像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假龙吟歌》李贺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假龙吟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
苍鹰摆血,白凤下肺。
桂子自落,云弄车盖。
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
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译文:
石磨擦铜杯,吟咏已经疲惫。
苍鹰摇动血脉,白凤降临肺腑。
桂子自然落下,云朵轻抚车顶。
木头枯死,沙石崩塌恶谿岛,阿母得道如今不老。
在窟窿里翻腾搅动清涎,隐蔽的洞穴躺在水中埋藏金爪。
崖壁上悬挂苍苔,悼念石头脱落,江君掩盖着帐篷,草帽碎裂。
莲花离开故国一千年,雨后闻到腥气仍然带有铁锈的味道。

诗意和赏析:
《假龙吟歌》是一首充满奇幻幽怨氛围的诗词。李贺以奇特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孤独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诗中的意象多为隐喻和象征,充满了奇幻和超现实的元素。石磨擦铜杯、苍鹰摇动血脉、白凤降临肺腑等形象都是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描绘。桂子自然落下、木头枯死、沙石崩塌恶谿岛等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和无常。

诗中还包含了对人物的描绘,如阿母得道不老、江君掩盖帐篷等,这些人物形象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超然感。

整首诗词的意境是一片神秘、荒芜和颓废的景象,诗人通过各种意象的叠加和错综复杂的描写方式,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这首诗词的语言风格独特,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它使人们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引起读者深思和联想,展示了李贺独特的诗歌才华和狂放不羁的创作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吟咏枯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ǎ lóng yín gē
假龙吟歌

shí yà tóng bēi, yín yǒng kū cuì.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
cāng yīng bǎi xuè, bái fèng xià fèi.
苍鹰摆血,白凤下肺。
guì zǐ zì luò,
桂子自落,
yún nòng chē gài.
云弄车盖。
mù sǐ shā bēng è xī dǎo, ā mǔ dé xiān jīn bù lǎo.
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
dàn zhōng tiào tài jié qīng xián, wēi ruán wò shuǐ mái jīn zhǎo.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
yá dēng cāng tái diào shí fā,
崖蹬苍苔吊石发,
jiāng jūn yǎn zhàng yún dāng zhé.
江君掩帐筼筜折。
lián huā qù guó yī qiān nián, yǔ hòu wén xīng yóu dài tiě.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吟咏枯瘁”平仄韵脚

拼音:yín yǒng kū cuì
平仄:平仄平仄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吟咏枯瘁”的相关诗句

“吟咏枯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吟咏枯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吟咏枯瘁”出自李贺的 《假龙吟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