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莫筑受降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东边莫筑受降城”出自明代王稚登的《西夏凯歌四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ōng biān mò zhù shòu xiáng ché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东边莫筑受降城”全诗

《西夏凯歌四首》
捷书朝报夏酋平,十万狂倭夕胆惊。
闻说九重方赫怒,东边莫筑受降城

分类: 凯歌

《西夏凯歌四首》王稚登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夏凯歌四首》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捷书朝报夏酋平,
十万狂倭夕胆惊。
闻说九重方赫怒,
东边莫筑受降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夏在明代被平定的胜利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喜悦和骄傲之情。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捷报传来的喜讯,称夏酋(指西夏的首领)已经被平定,这使得捷书一早传到,朝廷得以早早得知这个好消息。"捷书朝报"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欢欣和庆贺。同时,"夏酋平"的描述也暗示了明朝的强大和威严。

其次,描写了平定西夏时所面对的困难和敌人的恐惧。"十万狂倭"指的是数以万计的倭寇(指日本海盗),他们在夜晚胆战心惊,不敢再进行抵抗。这一描写凸显了明军的勇猛和威力,以及西夏的势力在他们面前的微弱。

接着,诗中提到了九重方的愤怒。"九重方"指的是西夏的城墙,也暗示了西夏的要塞。这里描述了明军的威势,使得西夏的九重方愤怒不已。这表明明朝对西夏的征服是艰难和不易的,但也突显了明朝的军事力量和战略智慧。

最后两句"东边莫筑受降城"表达了对西夏的彻底征服和胜利的决心。"东边"指的是明朝的东边,即西夏的东部边界。"莫筑受降城"意味着西夏人已经无法再抵抗,只能接受明朝的降服。这是对西夏的最终征服和胜利的宣言。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西夏平定的场景和对胜利的庆贺,展现了明朝的强大和威严,以及对征服者的自豪感。它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的胜利和统一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凸显了明朝的军事力量和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东边莫筑受降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ī xià kǎi gē sì shǒu
西夏凯歌四首

jié shū cháo bào xià qiú píng, shí wàn kuáng wō xī dǎn jīng.
捷书朝报夏酋平,十万狂倭夕胆惊。
wén shuō jiǔ zhòng fāng hè nù, dōng biān mò zhù shòu xiáng chéng.
闻说九重方赫怒,东边莫筑受降城。

“东边莫筑受降城”平仄韵脚

拼音:dōng biān mò zhù shòu xiáng ché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东边莫筑受降城”的相关诗句

“东边莫筑受降城”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东边莫筑受降城”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东边莫筑受降城”出自王稚登的 《西夏凯歌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