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气与形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志气与形骸”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不二门》,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qì yǔ xíng há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志气与形骸”全诗

《不二门》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不二门》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不二门》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诗词作品,描写了作者年老体衰、志气渐衰的心境。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
我的双眼逐渐昏暗,四肢慢慢消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束带长留昔日的围腰,穿衣困难使袖子不再宽松。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岁月像江水一样流淌,不分昼夜地奔流。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我心中的志气与身体,难以依旧保持。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曾经也曾登上宝座,但行动上却多次失误。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至今我在朝廷官阶上名姓被遗忘。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也曾经烧药来保养身体,结果掌握不好火候。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至今我留下的药材已经残留,而无法完全烧干。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行动和藏身之处都遭受失误,忧虑之心纠缠着内心。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变成了一个憔悴的老人,投身于贫困之中。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坐看老年和病痛逼近,只有医王才能拯救。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只有无欲无求的境界之中,才能找到长久的快乐。

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年老体衰、志气渐渐消磨的形象,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心境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诗中流淌的时间和岁月代表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失望和对于人生的迷惘。诗中的不二门指的是无欲无求的境界,暗示了作者认识到只有放下名利追求,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快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志气与形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ù èr mén
不二门

liǎng yǎn rì jiāng àn, sì zhī jiàn shuāi shòu.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
shù dài shèng xī wéi, chuān yī fáng kuān xiù.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liú nián shì jiāng shuǐ, bēn zhù wú hūn zhòu.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zhì qì yǔ xíng hái, ān dé zhǎng yī jiù.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yì céng dēng yù bì, jǔ cuò duō pī miù.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zhì jīn jīn quē jí, míng xìng dú yí lòu.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yì céng shāo dà yào, xiāo xī guāi huǒ hòu.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
zhì jīn cán dān shā, shāo gān bù chéng jiù.
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xíng cáng shì liǎng shī, yōu nǎo xīn jiāo dòu.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
huà zuò qiáo cuì wēng, pāo shēn zài huāng lòu.
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zuò kàn lǎo bìng bī, xū de yī wáng jiù.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
wéi yǒu bù èr mén, qí jiān wú yāo shòu.
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志气与形骸”平仄韵脚

拼音:zhì qì yǔ xíng hái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九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志气与形骸”的相关诗句

“志气与形骸”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志气与形骸”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志气与形骸”出自白居易的 《不二门》,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