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罢明堂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宴罢明堂烂”全诗
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
宴罢明堂烂,诗成宝炬残。
兵来吾有计,金井玉钩栏。
分类: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台城》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台城,水国春常在,
夜晚未感寒。
丽华受宠恩,
江令举杯盛。
宴会结束,明堂华灯余,
诗歌完成,宝炬余烬。
敌兵来袭时,我有计策,
金井、玉钩守栏边。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充满荣耀和欢乐的场景。台城是指唐朝时期的皇宫,作者以美丽的词藻形容了那里的春天常驻,夜晚也不会感到寒冷。丽华是指皇后,她受到宠幸,与江官员一起举杯狂饮。宴会结束后,明堂上的华灯还未熄灭,诗歌已经完成,不过只剩下残余的火焰。最后,当敌兵来袭时,作者表示自己有计策,并用金井和玉钩来象征这种防卫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皇宫的宴会场景,用华丽的词藻和意象展现了宫廷中的欢乐和荣耀。诗人以洛阳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台城,夜晚温暖如春;诗中的人物形象丽华和江令,象征着朝廷中的权贵阶层,他们享受着举国宴请的待遇和宴会的繁荣。然而,诗的最后几句显示了作者的胸怀和睿智,他表示自己有计策来应对潜在的威胁,以金井和玉钩来象征自己的武力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华丽、欢乐和充实感,但也隐含着对外部威胁的警示,显示了作者聪明才智和智慧的一面。
“宴罢明堂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ái chéng
台城
shuǐ guó chūn cháng zài, tái chéng yè wèi hán.
水国春常在,台城夜未寒。
lì huá chéng chǒng wò, jiāng lìng pěng bēi pán.
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
yàn bà míng táng làn, shī chéng bǎo jù cán.
宴罢明堂烂,诗成宝炬残。
bīng lái wú yǒu jì, jīn jǐng yù gōu lán.
兵来吾有计,金井玉钩栏。
“宴罢明堂烂”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