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正牵题柱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欹枕正牵题柱思”全诗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分类: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中元夜泊淮口》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中元夜泊淮口》
中文译文: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诗意: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在淮河岸边停泊的景象。诗人坐在小船上,船上的木叶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因为独自一人,诗人的船已经在凌晨三更时分了。夜晚的秋凉袭来,雾气和露水从灯下渗透进来。夜晚非常安静,只能听到鱼儿和龙的声音,它们向岸边游过来。诗人靠在枕头上,思绪被柱子上的题字所牵引。从隔壁的楼上传来了转悠的绕梁声,好像有人在唱歌。诗人以象征锦帆天子的狂魂魄,应该会经过扬州欣赏明月。
赏析:《中元夜泊淮口》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色和描述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出一种孤寂和寂静的氛围。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神秘的情调,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幽雅而诗意盎然的场景中。诗人以孤独的船夫的身份,通过描写水面上的木叶回飘、秋凉的雾露、夜静和鱼龙逼岸行等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深秋夜晚的寂静华美。带着思索的笔墨,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畅游和思考。诗人对于题柱思绪的揭示,表达了对于历史文化的执着和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整首诗与其它唐代的山水田园诗相比,更加关注内心的寂静和思考。最后一句“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则暗示了诗人将要前往扬州,观赏国君的锦帆和美丽的明月,透露出一种秋夜的浪漫和神秘。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幽美的语言和情调,传达出一种深夜思考的心境和对于诗歌艺术的奉献。
“欹枕正牵题柱思”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ōng yuán yè pō huái kǒu
中元夜泊淮口
mù yè huí piāo shuǐ miàn píng, ǒu yīn gū zhào yǐ sān gēng.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qiū liáng wù lù qīn dēng xià,
秋凉雾露侵灯下,
yè jìng yú lóng bī àn xíng.
夜静鱼龙逼岸行。
yī zhěn zhèng qiān tí zhù sī, gé lóu shuí zhuǎn rǎo liáng shēng.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jǐn fān tiān zǐ kuáng hún pò, yīng guò yáng zhōu kàn yuè míng.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欹枕正牵题柱思”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