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出自宋代向子諲的《浣溪沙》, 诗句共9个字,诗句拼音为:zhé yǐ bǐ yì zú chéng huàn xī shā,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全诗

《浣溪沙》
瞳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东坡诗云:“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古今绝唱也。
吕居仁诗有“画角声中一岁除。
平明更饮屠苏酒”之句,政用以为故事耳。
芗林退居之士年,戏集两公诗,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因书以遗灵照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瞳瞳晓色上林庐。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青春不染白髭须。

作者简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浣溪沙》向子諲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浣溪沙》是宋代作家向子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瞳瞳晓色上林庐。
老去怕看新历日,
退归拟学旧桃符。
青春不染白髭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向子諲在东风送暖的春天里,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年轻与老去的思考。作者看到清晨的光芒照耀着林庐,触景生情,引发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他害怕看到新的历日,因为它意味着自己又老了一岁。于是,他决定回归过去,学习旧时代的习俗和符号,以寻求安慰和抚慰内心的焦虑。最后一句表达了他对青春不染白髭的渴望,希望保持年轻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赏析:
《浣溪沙》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诗人通过对新旧时光的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忧虑和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同时,他选择回归传统,学习旧时的习俗和符号,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忆。最后一句表达了保持年轻心态的愿望,反映了作者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年龄增长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写意深远,意境卓越,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tóng rì, zhēng chā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瞳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 dōng pō shī yún:" lǎo qù pà kàn xīn lì rì, tuì guī nǐ xué jiù táo fú.
”东坡诗云:“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 gǔ jīn jué chàng yě.
”古今绝唱也。
lǚ jū rén shī yǒu" huà jiǎo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吕居仁诗有“画角声中一岁除。
píng míng gèng yǐn tú sū jiǔ" zhī jù, zhèng yòng yǐ wéi gù shì ěr.
平明更饮屠苏酒”之句,政用以为故事耳。
xiāng lín tuì jū zhī shì nián, xì jí liǎng gōng shī, zhé yǐ bǐ yì zú chéng huàn xī shā, yīn shū yǐ yí líng zhào
芗林退居之士年,戏集两公诗,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因书以遗灵照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竹声中一岁除。
dōng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东风送暖入屠苏。
tóng tóng xiǎo sè shàng lín lú.
瞳瞳晓色上林庐。
lǎo qù pà kàn xīn lì rì, tuì guī nǐ xué jiù táo fú.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qīng chūn bù rǎn bái zī xū.
青春不染白髭须。

“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平仄韵脚

拼音:zhé yǐ bǐ yì zú chéng huàn xī shā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的相关诗句

“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出自向子諲的 《浣溪沙》,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